只要你有一颗想做事的心,在哪都一样

 

1、别装了,你那不叫想做事
很多人确实都很想成事,并在做事前给自己想了千种方案,真正到所有路子都想好的时候,突然发现,特么的这个事情我不想做了,于是又想下一个。。。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仿佛写小说,就一定要关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才能找出灵感;写生也必须是要在清静的海边,或者悠然的树林里才能画出画来…

甚至说想搞文化政治,就一定要去北京一样,看似都很合理,其实都是扯淡。

因为你真的想要做事,是谁也拦不住你的,而你不想做,怎么逼你也不行。

2、不想做事的你,是这样
想象一个场景:
某人计划今天看一本书,但是他不马上看,他想把所有事情都准备好了,心情静下来才看,于是从早晨开始,还没起床,先刷一遍朋友圈
摁咦,那个朋友去了泰国旅游?
初中同学又结婚了?
某个崇拜的明星要生娃了?
某省的某个公交失事了?
某个美女大学生又失踪了?
。。。
刷了近一个小时,又感叹了小半个钟
时间一晃就到了10点半
于是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太晚,叫中饭又太早,
此时还是没法静下心来,于是拿出一些干果吃吃
对哦,《爸爸4》好像刚上映呢,拿出电脑一搜个遍
是真的有喂,看完刚好到中饭时间。
等午饭过后,又觉得中午应该要先休息一下吧,这样才有精神
于是又睡上个把小时
醒来时间已接近2点半,突然有个闺蜜又打电话 ,现在某个商场再打折哦
要不我们去逛街吧。
想想好像又没衣服穿的感觉,于是答应,快速出去,想着快速能回来兴许还能看看书呢
结果一去便不知归期,腿逛断了似乎都不觉得累,心想店铺还没打烊呢,万一某件漂亮的衣衣没看到了,岂不是错过了可惜,书嘛,等静下心来有时间再看。

最后到家的时间已近11点,逛的时候不觉着累,回家便累成了狗的感觉,恨不得澡都不洗就上床睡了,哪还有时间看书呢,明天吧。

场景可能有些小夸张,但或多或少很多人在很多事情上应该都有过类似的情况吧。

他们往往先想着的事,不是他们计划重点要做的,而是都没那么重要的,还把它想成做这些事是做正事前的准备,心想只有把这些“无用”的事情先做好,才有心情做正事啊。

3、真正想做的事,应该是哪种状态?
还是看一本书的场景:
今天想看一本书,于是早上醒来,就迫不急待拿起,昨天放在枕头边的书,不洗脸,不刷牙,直接看到中午快饿到不行,还是不舍得把书放下,心理总想着还有一小半没看完呢,于是快速起床,刷牙洗脸,泡起一碗面再边吃,边看。

这样一来,不到下午2点,一本厚达500页的书已看完。

是不是这样就完了,当然没完,真正想做事的人,时刻都会记得自己的目的,看书的目标是什么?
最表面的是从书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而真正能够让自己读有所用,就必须要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思考。

于是看完,马上又开始提笔总结,思考,并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有关书这本书的文章。
标题,观点,内容,框架,表达方式处处都要想好,并反复麿练,最终一篇文章才可出来。

通过这种全心全方位的思考,从而发现自己读的书真的对自己是有帮助的,并转化出了自己的文字,给更多的人看到,那是一件多么喜悦的事情啊。

这就是一种想做事的态度,相比做事前想很多又没去做,是不是好很多呢?

记得韩寒在某个演讲上说:“只要你有一颗想做事的心,在哪里都一样…”

他说起话来总是那么在理,事实也真的是这样的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创建标签 当前分支下 查看所有标签 标签默认打在commit 如果要打在某一个commit上 先查看 标签不是按时...
    子木同阅读 1,267评论 0 0
  • 一句:让我想想,瞬间使孩子主动思考。 这就是语言的魔力。 一个七岁的孩子,有个口头禅:我不知道。 问他什么他几乎,...
    江瑞阅读 2,767评论 0 2
  • 早上匆匆忙忙赶到办公室坐下,“叮”,手机上出现一条微博提醒,"十七岁男生的了不起的妈妈"。打开一看,是关于...
    小蛋卷阅读 2,8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