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自由的,可是后来在各种外界的影响或者干扰下,我们慢慢地就活在了某些套子里,或者慢慢就不自觉地给自己加上各种各样的枷锁,其实,要做到恰如其分的自律和自由确实挺难的。
想要坦然的自由,就得有自律,自由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的,这是对自己的生命的负责。
回想从前在职场的生活中,总是期待下班或者周末,好让自己可以享受假期的休闲,可当真正的假期来临的时候,又什么都不想干,懒懒散散,常常一觉醒来就到中午了,现在想来,那时真是好浪费大好光阴噢。
一直对看书情有独钟,先生看我爱读书,就专门给我办了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于是,在他经常出差的日子里,我就常常去图书馆看书、听讲座,每次去都有新的收获。
看完书、听完讲座还会顺带着再在图书馆借几本书,拿回去看,可是每次只要一拿回去,书就看得好慢,虽然喜欢看书,可是每次看的过程中都抓不住重点,而且看完不做笔记,也不分享,很快就忘记了。
确实感觉到看书是一门技术活,不光是看,看了之后,把书本里的知识要内化为己用,同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最后可以指导自己的行动,的确是需要很多方法的。
当我不断地阅读、学习、听课以及输入的同时,我发现如果没有去多输出的话,确实会出现一些知识拥堵的现象,这样的话,我学的知识不能转化为社会价值,其实,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去输出,听到的课让自己用笔记下来,看过的书,记下笔记或者画下思维导图,听过的书尝试把它复述出来,或者讲出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可以让自己学到的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更深刻;第二,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第三,可以倒逼自己再去有效的输入。
所以从某方面来说输出比输入更重要一些,输出更是改变行为习惯的一个特别好的方法。
说到输入和输出,也是和自律有关系的,对于如今我的事情来看,我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时间,但是同时我也感觉一天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再加上有时候,我还会犯懒,所以感觉我的输出速度总是赶不上输入的速度,我的知识体系还是不系统,还没有完完全全地从锥子法则出发,从一点击破,再辐射其他方面。
我想,这是要在不断地认识自己、要求自己,甚至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情,才能有更多的成长的进步。
想要真正的自由,那就要从高度的自律做起,毕竟没有自律,又何谈自由呢?
渴望自由,就要从自律做起,没有自律支撑的自由,自由也便失去了意义。
该做什么事情就自觉去做,没有任何人的催促,也没有任何的要求,就是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
自律,就先从早起开始,南怀瑾说:能够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自律,就是先做好自己。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愿你眼中总有光芒,不辜负当下美好的光阴!
无戒365挑战营日更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