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要突显自己的一个亮点
事实上,再好的课也会有缺点,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教师的公开课的课堂教学不要求尽善尽美,不要求完美无缺,允许有瑕疵,允许有遗憾,允许有“漏洞”,但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个亮点。
这个亮点可以是某一个细节的处理,可以是一个环节的设计,可以是某一个方法的尝试,总之,只要是自己的认真思考和积极努力都行。
这样松开了教师的手脚,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钻研探索的积极性,激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公开课摆脱了形式主义,真正回归了课堂教学本身。
教师对公开课也一改以往的“躲闪”“推让”,渐渐“钟情”于公开课了,每每学校开放公开课,广大教师总积极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说清自己的一点感受
对于评课,反对“好好先生”,反对不痛不痒的“无病呻吟”,反对不着边际的“纸上谈兵”。
在评课时,力求说出自己的一点感受、一点反思、一点认同或者一点求异,同时,提倡评课者和上课者的现场互动。
活动的开头总有一点难,大家“羞”于开口,但随着少数教师的积极引领,现在评课活动气氛非常火热,大家真正做到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评课成了大家的最爱!
评课,要突出个性化
1.发现授课者的个性特
可以说,每位老师在上课时,所采用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作为评课者应该善于发现教者的教学风格,并将其展示给其他听课者,这实在是培养个性化教师的佳径。
2.展现评课者的个性特长
评课并不仅仅是评一评授课者的课如何,还有更深层的价值是通过评别人的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深度。
评课中不仅有授课者的思想,更体现出评课者对教育的独特感悟,使人豁然开朗,心有所悟。
这样去评一堂课,既使公开课本身的优点得以发扬,又使他人从评课者身上学有所获。
情感·策略·学会学习
1. 评教师的情感运用
一名教师是否具有积极的情感与情绪,是决定他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关键。
教师上公开课,他所感受的压力可以使他呈现出一定的兴奋与紧张。而适度的兴奋与紧张可以起到增强动机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所以一节公开课的成功与否,教师的情感运用起很重要的作用。
2. 评教师的教学策略
要想上好一节公开课,要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策略能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 评教师是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叶圣陶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
所以在一节课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该教学生会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想什么,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想,教师不应该把知识像塞东西一样塞进学生的头脑中,而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把学生头脑中的潜能、才能挖掘开发出来。
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创新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得。
评课文化的反思
“评课”这个词本身就容易给人一种潜在的影响:你是来评我的,我是来接受你的评价的。那当然,你说了算,我说了不算。
这样,教师是被动的,没有成为一个评价的主体。评课者的地位明显高于被评者。在这样一种文化当中,我们的教师是最缺乏作为教师的独立性的,也是最缺乏对教学的专业评价权利的。
课程呼唤的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成为教学的主人,对自己的课都能够有一个自己的评价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评课文化来哺育、来滋养我们的教师,使得我们的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成长起来。
如何进行公开课的评课
——明明白白求个“真”
一、评老师是否有学生意识
在一节省级公开课上,我看到这样一个细节。老师让学生登台参与活动,学生一不小心把投影屏幕碰落下来,学生吓得手足无措,怯生生地等候老师的“发落”。老师也呆了,继而很不耐烦地挥挥手:“下去!下去!”学生灰溜溜地下去了。
也许凭一个细节就否定一个老师有失公允,但一个心中装着学生的老师,必定会呵护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培养、情感体验、人格养成,这些会通过课堂上的诸多细节展现出来,只要是有心人一定会体会得到。
二、评学生权利的兑现
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思考、表达、质疑、提高的权利。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不在于形式上是动还是静。
三、评学生的收获
一堂成功的课,最终要看学生的所思、所感、所得。我们不妨尝试让学生说说,相信他们的评价更有说服力。
总之,评课应该是过滤网,过滤掉做秀、表演的成分,留下供人思考、借鉴的东西。
评课要老腔出新调
一“有我”
公开课要有授课教师的教学个性,如果一堂课千人一面,无棱无角,就不是一堂好课。
每个教师有自己的个性,不同个性的人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学风格往往不同。
二“有生”
评价一堂公开课的成败得失,应主要从学生方面看,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后是否变成了知、懂、会。
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学无所获,那就是一堂糟糕的课。师不能只是了解学生的共性,还应特别注意了解学生各自的差异性。
三“有新”
评课要有切磋教艺、推动教研、推进教改的真诚态度,不敷衍应付。评课既要全面更不失重点,在赞扬其优点指出其缺点的同时,抓住特色、新颖的地方进行点评。
许多有经验的评课人都注意评出特色评出创新。好的教师,好的课一般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特色。
评课时抓住了特色、优点,既可绕开老生常谈,还可唤起其他听课教师对创新课堂的重视,产生学习效仿的欲望。
评课的逻辑
作老师的都从年轻时候走来,都有过被评课的经历。而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参加别人的评棵,这也让自己反思评课的逻辑。
相信任何一个认真备课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整堂课程有一个系统的安排,但如果以旁观者的身份去以偏概全去评价的话,这样是很不公平的。当然作为年轻老师,去被评价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和评价相比,年轻需要的是爱护,帮助,哪怕是旁观。
对上课者的建议:
在大家评价之前,首先简短但全面,至少系统/总体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思路,包括自己的认为的一些闪光和困惑。这样在帮助大家进入状态。非常忌讳一句话不说就让大家评议,这样很难插话,更把握不住话题,这意味着失控。
对评课者的建议:
首先应该明确大家是同行,人家是听您的建议。教育具有不可借鉴性,对于每个人的风格都不同,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别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上课,也不能。
关键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堂课程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否则就换位思考。
我们没有办法了解上课者的全部思想,也没有办法体验他所处的全部环境,这样我们所看到的所想到仅仅是他全部的部分,我们对他的所有评价都是以偏概全。
不是我们不应该评价,至少我们先知道这样的逻辑。其实老师教学生也是这样,老师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的是引导/辅助,但老师绝对不是学生的主宰,也不可能决定学生的命运。
教师应建立健康的评课心理
1、要克服“老好人”思想
有些评课者生怕自己的观点不能被授课人接受而“得罪”人,往往不愿表露自己的真实观点,而是避实就虚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或是保持沉默一言不发。
评课是一种教研活动,所以,不要担心因此而得罪于人。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有在激烈的辩论中,大家才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研活动才能深入开展。
2、要克服从众心理
有些评课者则是顾虑个人的想法稚拙而贻笑于众人,或是与其他评课者相左而遭到排斥。
往往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惟恐出错。评课有它的依据和原则,有一定的内容和标准,只要把握住这些范围,即使颇有争议,也是观点的不同,而没有对错之分。
因此,要大胆提出独特的见解,发展求异思维敢于创新,我们的工作就会独辟蹊径自成风格。
3、要克服附和权威心理
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逐步完善。没有谁敢也不能自诩为权威。观念中的权威是虚拟的、神话过的。
大家所存在的差异是学识、经验、能力上的差异,同一问题看法不同、观点不一而已,所以没必要为冒犯权威而瞻前顾后。
要敢于向经验挑战,打破传统的框子,只要是不违反教育目标,不违背教学原则且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就要去认定赞同。
4、要克服畏惧领导心理
有些评课者怕自己的观点与学校领导不一或是正面冲突而不敢发言,惟恐日后被“另眼相看”。
其实,学校领导是最提倡也最希望出现的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评课者不必为此多虑。
万能评课用语
这堂课很有意义,听后很受启发。
总的说来,师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氛围、课堂流程、目标落实、双基训练、德育渗透都做得比较好。下面简要谈谈我的听课感受,有褒有贬,说得不对之处请指正。
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导入,必然拨动学生的心弦,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定下完美的基调。这节课的导入就很新颖,有趣味性、启发性,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遗憾的是,这节课没有明确目标(或目标制订得不合理,形同虚设)。
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各小组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组员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共同解决。这些都做得很好,只是评价没有跟进,也没有兑现积分奖励。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提醒、矫正、劝诫、引导与鼓励
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平台。优秀是夸出来的——让学生互相赞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效果会更好。
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用语规范,体态大方,板书美观,声音不高不低,圆润动听。只是讲得过多,抢了学生的风头。如果这节课再少讲20分钟,效果会好些
传统课堂的特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关注的是教师的教,新课改强调关注学生的学。
按照学生的思路去设计教学,还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去照本宣科,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问题。
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还有待进一步解放,直到彻底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利用对子检测过关;小组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不用拿到班内展示;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
总之,教师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本节课的知识点,老师讲得面面俱到,使得学习效率难以提高
某某环节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学生的兴趣高涨,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这是本节课的亮点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掌控课堂节奏,评价优劣得失,解答疑难困惑……学生再怎么“主体”,也不能由着学生的性子来,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没有收敛就没有开放。
在为什么“耳要聪目要明”的问题上放开讨论,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分成正反两方,更是小题大做,弄巧成拙
教师能有意识去改变旧课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这种改变总是好的,只是步子要迈得大一些。
教师尽管讲得少了,但翻来覆去地用那三五个优生充当“小老师”,仍然没有摆脱旧课堂的窠臼。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动静结合是学习的法宝。要想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还要在教学方式和内容安排上多动脑筋,最好做到劳逸结合、阴阳搭配、疏密调节、深浅得当。
规律要让学生去发现,教师总结出十条不如学生自己探索出一条。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不经历思索磨难得来的记忆不值得珍惜。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倡导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养成用双色笔和纠错本的习惯。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让学生出题比学生解答老师的题更重要。如果对子互考、小组较量、男女生PK,这样的课堂,老师只需坐山观虎斗。
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能够看出教师的教育思想境界。切记教材只是工具,只要能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谁不用教材,谁是真正的高手
北京的语文课本,朝阳区用人教版,海淀区苏教版,大兴区用北教版——而且版本的差别很大。这也提醒我们,不妨依据学情,量身定做,自编教材。
下雪天讲冬至就比深秋了学《春》(朱自清)效果好得多。语文学科完全可以实施单元大目标教学,让学生多读、多写、多应用。
课前演讲,课后练字,每周一歌,每月读本小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坚持下来,意义非凡。
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不要因为有人听课而在课堂上弄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好教师要坚持原则,上出特色,求真务
说课
说课要求“六说
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
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
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
“六说”构成说课的整体内容,也构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六说”的具体要求
1、说课标主要说两点:
(1) 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
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
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2) 根据“地位”和“作用”。
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
A、思想教育目标
① 思想政治教育——如道德品质教育等;
② 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
③ 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B、知识传授目标
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标
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
2、说教材
主要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
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
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3、说学生
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
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
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何。
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
4、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问题不再于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
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和手段的依据。
有些教法不能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有选择运用它,要看学生的实际,
所以说教法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情的分析。
5、说训练
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
训练一般分为:① 形成性② 巩固性③ 分层能力训练三种类型。
对应解决分别为:
①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通过此练习都有所得,培养能力。
6、说程序
说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
我们常说的优化课堂结构即指教学程序的设计、说课的内容是“六说”,方法有两种。
一是将材料按“六说”分六块,一一分别来说,这样说材料容易组织,条理清晰,但艺术性不强,给人以支离破碎的印象。
二是综合组织,按教学程序来说,将“六说”内容分布在各教学环节中,这样说艺术性强,流畅,浑然一体,但组织材料费力,还会条理不清。
总之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说课方法。
02
上课
把握热闹的“度”,该“热闹”时才“热闹”。
从头热闹到尾的一堂课是不正常的,反之,从头到尾都不热闹的一潭死水的课也不正常。
老师应是一堂课的“控制师”,如何当好“控制师”的角色是每个人都必须深入思考的。
老师应该给足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不要让学生很快说出答案,应杜绝学生信口开河的发言习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取决于对知识的理解领悟程度。
每个学生的理解力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作为课堂的“控制师”,老师提出的问题应从简单逐步走向复杂,循序渐进,实实在在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做练习认真细致的习惯。
新的教学理念追求生成性、领悟性,但违背生成规律缺乏有效的引导,也会导致学生无所是从,也是课堂的一种病态。
要想使一堂课高效完美,老师们应该这样:
1、摆正心态,自然和谐的生成,不违背规律,不拔苗助长。
2、认真钻研教材,以生成的动态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不死搬硬套,多设想几套教学方案,根据课堂变化的情况随时改变自己的教法。
3、设计问题有针对性,提问有价值的问题,提问学生感兴趣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4、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不要照本宣科,自我陶醉,要每一堂课都树立:
“服务”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需要”意识——为学生的需要服务。
“生成”意识——根据课上发生的情况或某种需要,随机调整。
“效果”意识——力争让学生一课一得。
总之,每位老师要做到:教学与艺术联姻,高效同乐趣俱来。
03
听课
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良好的社交对孩子成长的促进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小学时孩子周围更多是玩伴;
初中时期,孩子会和同伴分享很多故事,发展深厚的友谊;而到了高中时期,同伴会给予孩子包括学业上的多方面支持。
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 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 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 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 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 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
(6) 使哪些知识系统化?补充哪些知识?
(7) 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8) 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9) 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
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
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04
评课
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 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2) 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
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性、科学性,
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 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
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
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洛是不是清晰;
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 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
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
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
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
① 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观象,看讲与练时问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 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主体活动的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③ 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
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
④ 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⑤ 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 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2) 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3) 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 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
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
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
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
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