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最近突然对人格心理学颇有兴趣,做了不少研究,然后非要跟我讨论是人性更复杂还是人格更复杂。
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人性更复杂。
人性是更普遍更深层的东西,人格则是具体的,是人性加环境的产物。
人性是扎根在基因里的,甚至每个人所具有的人性都是相差无几的。人格则是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由他的性格,环境,经历,社会关系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人格虽然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但具体到每 个人却是很不同的,并不能简单归类,即便是同一种人格类型,每个人的表现还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人格 是具体的。具体的当然比抽象的更简单。
人性是基础,人格则只是人性的表现形式。
虽然人格可以划分为很多种具体的类型,每种类型又有很多种不同的特点,看似复杂,但细究之下,它们都只是某种人性的具体表现而已。人格是可数名词,而人性是不可数名词,人性似乎很难说清楚,也无法数清楚,所以人性更复杂。
人性是自发的,人格则是有自我意识的。
人性是基因中的,谁都无法去除,但有人可以超越。人性发挥作用是自发的,甚至可以不受自我的控制, 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反应。人格则是个人展现出来的某些特质的总和,这些特质相对稳定,正是这些特质让一个人具有了自己的个性。而这些特质,是个人或主动或被动选择的、展示的,是在成长中形成的,这些特质带有个人的特征,自我的意识。
人性是历史的,细小的,却是无处不在的。人格则是现实的产物。
现实中我们经常“打交道”的,其实是人性,人性无处不在。自私,贪心,懒惰,傲慢,短视……这些都是人性,是人类在漫长进化中留存下来的痕迹,正是这些曾保护着我们的祖先在弱肉强食的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并登上食物链的顶端,它们是如此根深蒂固,只要稍微放松警惕 不加约束,随时都会冒头。人格则是现实的社会的产物,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会衍生什么样的人格特质。
人性有丑陋的一面,却也有光辉美好的一面。
虽然谈到人性,我们总会想到不那么好的一面,但我们还是要对人性充满信心,人性中有光辉美好的一面。很多人都做过基因检测,其中有一项基因亮点:利他基因。开始时我不太理解,现在明白了,利他也是根植于基因的一种人性,因为人类之所以能脱离动物走向顶端,是因为人类的社会化,而社会化需要合作,合作需要利他,只有利他才能最终利己,才能实现群体的强大。所以在我们的人群中,总有那么多人愿意奉献,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愿意为整个人类的未来去思考和努力。这就是人性的光辉。
人性是可以超越的,超越的方式就是自我修炼,就是克己复礼。
人,可以浑浑噩噩任由人性控制和把持自己,在损人利己、懒惰懈怠、浅薄短视之后还能把责任都推给人性,说一句“臣妾控制不住自己啊”。人,也可以修炼心性,激发人性中光明向善的一面,克制丑陋阴暗的一面,实现人性的超越,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不再靠着人性本能活着的人。
早睡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