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来电

      凌晨3:18,不知道是意识中自己醒了,还是手机铃声吵醒了我,总之是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感觉我已经醒了,在等待什么,意识相当清醒。看了一眼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本地电话号码,首先消除了家庭急招。当对方称呼我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了她是谁。职业的敏感让我又揪起了刚刚沉落的心。宿管老师的电话除非是特殊情况,不然她不会半夜三更……

      只是瞬间的脑回路,她已说清了一切。“XX您好,五1XX,我2:00查夜时,发现他爬在床上,呼吸困难,询问了情况,及时和家长联系,家长已把孩子接走,十分钟后又和家长联系,确定孩子平安到家,我还是不放心,特向你汇报。”

      揪起的心随着她的汇报也渐渐平复了,孩子基本无恙,一切待家长回话。挂断电话,思绪却萦绕着宿管老师们每日夜间巡查宿舍的情景。2小时一巡查,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排除疑难。就像今晚这样,孩子的一点反常都没有逃过她们警惕的眼神……她们的嗅觉太灵敏——这嗅觉是责任,是对本职工作的尽职履责。反应灵敏是对责任落实的一种考量,是对处突能力的一种检验,更是长久养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孩子的事无小事,但断则断。

      每天早晨去宿舍看孩子已是多年的习惯。每次进去都能看到宿管老师来回巡查的身影,回头看看她们整洁的被褥,都会违心的问一句,“你们晚上睡会儿了吗?”回复我的总是那一丝微笑。微笑是苦涩的,但又是欣慰的。2小时一巡查,刚刚躺下又印记着起来了,咋能睡好,这是苦。欣慰的是孩子一夜无恙,她们笑了。

      每次在电视、网络上看到有人因工作而倒下的的那一刻,我都会想到小学时读的那篇课文《金色的鱼钩》,更会忆起老班长那瘦弱的身躯,佝偻着身子甩出鱼钩,在夜色中等待鱼儿上钩的画面——舍己为人,长征精神——我少吃一点,就会拯救更多的伤员。

      我们的宿管老师虽没有起誓,“我少睡一会儿,可以让孩子们睡得更安稳,让老师们白天更有精力上课。”可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一切——我的阵地我坚守。

      我们要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精兵劲旅。对于我们来说,不必喊出这样的口号,做出这样的承诺。但我们一定要有“校荣不必在我,校荣必定有我”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的担当是什么,就是教书育人;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就是立德树人。引导孩子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是我们最大的担当。

      老师们,想想凌晨两点、四点宿管老师巡查的情境,看看每天夜间的三张拼图,您不觉得自己该认真做点什么了吗?

      当我们迷茫,彷徨时请打开手机再听一遍《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希望能从中找到你我的影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