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看到水杉轰然倒下的身影,也没听见电锯刺心的噪音,但那一幕场景却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眼前,久久不能抹去。至今进学校大门,都不忍去看一眼水杉曾经站立过的地方,心中最柔弱的地方被隐隐地牵扯着。
郁郁葱葱的一排挺立在教学楼前,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春夏秋冬,一任日晒雨淋,风霜刀剑,始终挺直凛然,高挑出世。
春天,它含蓄,温情,娇羞,萌动;
盛夏,它蓬勃,热情,大方,茂盛;
金秋,它稳重,萧然,深邃,沉静;
寒冬,它坚韧,坦然,恬淡,静默。
岁月轮回,光华荏苒。在季节的转换中,看着它的变化,心灵因之而欣喜,因之而悲悯,也因之而淡定。静默无语的它却带给人们一片美好的心境,一片诗情的遐想,一片温存的慰藉。
四季中偏爱冬季的水杉。萧瑟的北风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尽管它也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一行粗大黝黑的躯干,挺立在风天雪地间,一枝一条皆直指蓝天,丝毫不屈服,不卑不亢,既不嚣张也不矫情,无语,静默。
这样的影像总会让人浮想联翩。联想到森然的宝塔,虽刻板单调,然而正是这岿然不动与齐整划一冲击着人的视觉神经,让善感的心灵大为震撼,心存敬畏。又让人觉得它们是一批赤胆忠心的勇士,在寒冷的天地间,他们屏除一切雕饰,扔去一切背负,壮怀激烈,挺身而出,视死如归,其内涵与神韵,让人不得不生敬佩之情。
就这样它静静地站着,静静地守候着,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三十年过去了。渐渐地,它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融入那三十多年办学历程的风雨同行、教育文化的薪火相传,积淀成一本丰厚的书。大人小孩甚至连鹧鸪都离不开它了:贪玩的孩子在树下追逐嬉戏;忙碌的大人们偶尔伫立仰望,顿感神清气爽;鹧鸪们筑巢在上,引吭高歌。
如今,人们需要它腾出地方,它便悄然隐退,没有一丝的抱怨,没有半点的犹豫。不待孩子们真诚地道声再见,不待鹧鸪唱首挽歌,就永远地倒下了。一个个平常的生命消失了,但是它给人们留下的,是永远的不平常的记忆:这里有从黎明到黄昏的剪影,有从乌丝到渐白的双鬓,有从懵懂孩童到翩翩少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