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7岁,遇见了很好很好的他
起初只是心动吧,喜欢他的温柔体贴,被他时时刻刻的关注所感动。第一次有被人捧在手心里的感觉,成了一个被无限宠爱的孩子。
他的出现,成了我生命里的惊喜。
(二)
起初,以为他只是个活泼可爱的平凡男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了关于他的许许多多。
工整的笔记,让人羡慕的好成绩,原来他是妥妥的大学霸。哼,被骗了!请教我那么简单的题一定是他撩妹的方法。
学生组织里忙碌的身影,遇事沉重冷静,这样的他,一定能吸引不少和他一样优秀的姑娘。
思修课上的课堂展示,那个在讲台上自信大方侃侃而谈的他,在我眼里闪着绚丽的光芒,台下一定还有许多姑娘和我一样在崇拜地看着他。
他喜欢读书、运动、写作,还会坚持学习乐器,能够配的上他的姑娘一定应该和他一样有更丰富的生活。
他拼命学习,打算转专业,希望能拿到公费出国留学的名额。这样不断努力,追求理想的他,一定能够到达更大的世界,遇见更好的人。
(三)
他的优秀,在我眼里一点一点增加。自卑的痛苦也渐渐将我吞噬。
跟他比起来,我显得那么一无是处。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混吃等死、游手好闲和只会给添麻烦的废物。无数个夜晚,心底里的声音一遍一遍在说着:“你配不上他。”那一刻,泪水涌出。
朋友告诉我,永远不要以卑微的姿态去爱一个人。但我想,当你和你爱的人之间,隔着那么真实的差距,又怎能不爱得卑微?而垫着脚爱一个人,又怎么会真的快乐?
现实地说,感情的世界里并不像童话故事里的那么纯粹,它很势利,它是长眼睛的,是看条件的。听过一个故事,我所读中学里一个考入清华的学长,高中时期执意要和班里一个相貌平平,成绩一般的女孩交往。当然,学长免不了遭到了班主任的劝阻和反对。但他不顾反对和那个女孩最终走到了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听上去很美好吧,但你以为这种玛丽苏的剧情真的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吗?事实是,学长选择了放弃,在他去清华学习了一个学期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姑娘后,他向班主任承认了自己的幼稚。听上去很残酷吧,但这就是事实啊。
(四)
我的自卑,让我诚惶诚恐,小心翼翼,也给他的心里增添了许多沉重。在争执后,他最终还是如我所料,离开了。
他离开的那一刻,心里有一点点遗憾和难过,但更多的,是轻松和释怀吧。
(五)
在他离开后的日子,有过沉沦。常常想,如果他遇见的人,不是我,而是一个像他一样好的女孩,该有多好啊。
后来,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书中讲到,当我们崇拜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在崇拜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必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出投影的源泉,承认这些特质原本就存在于我们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能,找回完整的自我。
如果他身上那些我所崇拜和欣赏的特质,都是存在于我心中却还没表现出来的潜能,那么我便拥有成为向他一样好的人的可能。
(六)
时常想起他,会难过,会心痛,会遗憾。因为从一开始就对这段感情没有信心,不断循环在认为他瞎了,他一定很快会后悔吧的痛苦中。担心失去他的恐惧比失去他本身,更加让人痛苦。
他会去更大的世界,会遇见更好的人。只要我努力,我也可以。
承认自己的确配不上他,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慢慢来,拼尽全力,一点一点进步,只为了离他近一点,更近一点。
真的希望再次遇见他的时候,不再卑微,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去喜欢他,而不是仰视。
因为你,我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想成为你的包袱,因此发奋努力,只是为了想要证明我足以与你相配。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便是喜欢你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