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低头,腥风血雨里

#本文参加“青春”大赛,本人保证本文为本人原创,如有问题则与主办方无关,自愿放弃评优评奖资格。

姓名:黄希

联系方式:18370882172

学校:江西财经大学

天色沉沉。

机枪扫射,烈火焚烧,凄厉的嘶吼声,肆虐的大笑声,震彻整座南京城。

这一刻,生命如草芥,尸体万俱,落了一地。这场以人命为赌注的游戏深深地烙印在了历史长卷上: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攻陷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六周之内,中国军民死亡30万人以上。泱泱大国,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践踏。可那些落了一地的尸体,在当时日本人眼里,不过是玩物罢了。

这场屠杀见证了人性的残暴,也见证了跨国的温情和国人的血性。善良的约翰·拉贝,他不是中国人,却协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其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区内,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他还写下《拉贝日记》,记录下了南京大屠杀那惨痛的一刻,成为了证明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证据之一。萧山令,一个不起眼的南京宪兵副司令,在市长逃跑、大部队撤离的情况下,他毅然誓死与南京共进退。他拒绝了逃离,只说:“我可以逃走,但是身后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怎么办?”腥风血雨里,无数同胞倒下,亦有无数英雄站出来,这些不屈的灵魂,用抗争换回了国人被踩在脚下的尊严。

历史已然发生,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我们本着大国胸怀,选择了退让,提出:“可以原谅,但不可以忘却”。但是,犯下这场滔天罪行的日本,却对这铁证如山的历史史实讳莫如深。日本右翼势力编造出一个又一个为自己开脱罪名的谎言,他们说那些平民是中国军人穿上便衣化装而成,是反抗日军的游击队员,杀害他们不违反国际法;他们说“百人斩”杀人竞赛是当时的日本媒体杜撰的,纯属子虚乌有;他们还说当时南京人口只有20万,南京大屠杀的被害人数不可能有30万······可他们从来不说:对不起,我们错了。

日本选择回避南京大屠杀,而我们不会忘记那段惨烈历史,也不会忘记那些恩人与先烈。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每年的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举国同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中镌刻到: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我们不愿用无休止的战争去以牙还牙,深重的苦难让我们更加的珍惜现今的和平,祖国的日益强盛也庇佑着我们免受枪淋弹雨,可我们也不会安于现状,而是铭记历史,奋勇前行。

我们青年人一代,在十九大的引领下跟随祖国一起迈进了新时代,却未曾身处过那硝烟四起的南京城,未曾经历过那段国破家亡的旧时光,我们不可以成为那时的英雄,却可以是今日的骄傲,且让我们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中华民族复兴梦!

那年,国人的血肉之躯败给了敌人的枪炮,今朝,我们涅槃重生,傲然驰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生有十万道伤口我只愿选择最深刻的一道来铭记无法抚平不敢再触碰 我常常害怕糊涂的生又昏沉的死去我在周末的午后一坐就...
    长亭怨慢阅读 334评论 0 15
  • 毕业也快两年了,学生时代基本不看课外的书。一向如此,也不过多的在意那些课外必读的经典。只是记些考试的桥段,应付而已...
    被遗忘的光阅读 203评论 0 0
  • 我大学的十本书 2017-05-23观止晚上读书志 大学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这些书大多关于思维和认知的,...
    观止ir阅读 670评论 2 12
  • 当他提出要去西餐厅时,我感觉有些突兀,因为我一直认为:与其说色彩的完美组合、声音的若有若无营造出了西餐厅精...
    素心浅吟阅读 1,549评论 15 83
  • 《人生总会有办法》([美]戴维.尼文)一书,教会了我三个知识点,把困难当做机遇、遇事不否定自己和要善于独立思考。世...
    正本阅读 646评论 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