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事刷抖音,看到一则小视频,女主声色并茂地边演示边讲解:
华为手机,还是个扫描仪,打开相机,点开左上角的识文,对着手写的文字扫描,翻译,复制,就可以得到电子版的文字了。
我一看,这不是太简单了。绝知此事要躬行,一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我,忍不住手痒,跃跃欲试。
于是拿起我的华为手机,找到相机,点开左上角的识文图标,对着刚刚写好的毛笔字,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只见扫描仪上下浮动,探出无数的光线,似乎横竖撇捺都难逃它的钛合金眼,接着我点击翻击翻译,再点复制,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端端正正的宋体字跃然纸上,仔细读读,犹如天书完全不明白。

扫描仪不懂文言文,现代高科技产品与古诗文年代相距甚远,可以理解,可以原谅。
那就换个现代文试试。
我找到艾青诗选,相机——识文——翻译——复制,大大小小的字体,乱码似的,个别词相似,其他的都是天书奇谭,读不懂,看得眼花缭乱。
这是什么情况?
也许是我的眼睛学会了,手还不会?还是手机功能不够?还是我学艺不精?
我不死心,继续拿起一把卫校的宣传扇子,扫描,翻译,复制,这是精确度最高的一次,只有几个错别字,大部分保持真实原状。

脑子说,我懂了。
眼睛说,我会了。
手说,我根本做不出来。
学过和学会之间隔着一条银河,看会和作对之间也是隔着万水千山。
以后再也不抱怨学生讲过了怎么还没学会了。学习不易,学会更不容易,反复练习,以勤补拙,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扫描后的《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