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富春江有多美,且看《与朱元思书》

郁达夫小说《沉沦》第三节里说主人公的故乡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这条江水“发源安徽,贯流全浙,江形曲折,风景常新”。

欲知富春江到底有多美,且先来看看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此有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这篇山水小品就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书信中的一个片段。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色。泛舟江上,周边美景,无法尽收眼底,只好随着江流游荡,任凭船儿飘向东飘向西。

作者统观自富阳至桐庐这一百许里的风光之后,给出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概论。

水皆缥(pia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缥碧”意为青白色,这里是说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连游鱼和小石子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在说富春江的静态美。

然而到水急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如飞奔的骏马。这里又写出了富春江的动态美。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寒树”是指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负”是凭借,“竞”是争着。“轩”指往高处伸展,“邈”指向远处伸展。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这里不仅把富春江两岸的山拟人化,而且读起来特别有气势。

泉水激石,泠泠(li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泉水拍打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声音,清越悦耳;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山蝉儿高唱,山猿长啼,皆不停歇,无不令人振奋。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想像老鹰一样高飞入天,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见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追名逐利的心思就会渐渐平息;想当官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这是一组议论性偶句,既写出了作者对官场的鄙视,也衬托出了大自然伟大的力量。

“柯”指树木的枝干,“疏条”指稀疏的小枝。

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最后几句又转而写树,与这一大段的段首“皆生寒树”相照应。对于这种光与影的变换,生长在大山里的我也有所观察,所以这几句对我来说有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在密林里,大树横斜的枝干以及厚厚的叶子遮蔽阳光,走在其中有种阴森感。而到枝条稀疏处,太阳透过树缝照进来,明晃晃似镜光而动,给人惊喜和温暖。

这篇山水小品我无一字不喜欢,不仅文字优美,让人很容易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仙境,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建议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配合《锵锵行天下》第三季的《富春山居》一集看,这一集里拍摄了富春江美景,并且探索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从而对富春江有更立体的印象。


备注:图片与富春江无关,不过我有一天一定会去富春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