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戴呢帽的小姑娘,伫立在泥泞的河水的闪光之中,在渡船的甲板上孤零零一个人,臂肘支在船舷上。那顶浅红色的男帽形成这里的全部景色。是这里唯一仅有的色彩。在河上雾蒙蒙的阳光下,烈日炎炎,河两岸仿佛隐没不见,大河像是与远天相接。河水流滚滚向前,寂无声息,如同血液在人体里周流。在河水之上,没有风吹动。渡船在马达是这片景色中发出的唯一声响。”
高一时周六和周日都需要补课,常常只有一个下午是清闲的,作业多的时候,两周连读。第一次读情人就是在那样的时间里,本来是理所当然的阅读,也有不正经的罪恶感,因为数学题还没写完。没有任何坐垫地毯,就那样干脆利落地坐在冰凉的地上。记得小时候上完吉他课去隔壁书店看书,把琴倚在棕色的书架边上,顺手拿一本又大又薄的书放在地上垫着(一般是书法作品集,后来良心过意不去,只挑有塑封的书,无奈这些书很小,坐着硌屁股)。自己的书就不舍得垫屁股了。
当时只是模糊地感受到杜拉斯笔下有一种“腐烂”,殖民地的破败与混乱,大哥哥所有事物都属于自己的那种理所当然,母亲的偏心溺爱与窘迫,未成年的性......杜拉斯的文字很美,湄公河在她笔下是闪着光的回忆载体,村庄远处的犬吠构成夜,连海也是有记忆的。这样一个扭曲的故事内部,却有一种迟钝而 的真实击中了我。却无力诉诸于语言。
有好几次想重读这本书,却再没坚持读到最后,太难读,但是,它确实很美,无论是景色,悲剧,片段式写作创造的回忆氛围。再之后就是这次拿起它。
“在我们交往期间,前后有一年半时间,我们谈话的情形就像这样,我们是从来不谈自己的。自始我们就知道我们两个人共同的未来未可预料,当时我们根本不谈将来。”
从外看,这是不被世俗认可的交往,十五岁半的少女与相差十二岁的异国男人。从两个人的角度看,是一段各取所需的爱,少女贫穷却是当地少数的白种人,男人富有却无法摆脱因种族歧视产生的自卑感。到后来,连习惯了舞会和高级餐厅的母亲也对她的行为视而不见,和寄宿学校的老师说允许她女儿夜间自由出入。
在结尾处作者表明了她的心意: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登上渡轮的那一刻,望着消亡的城市与人群,直到眼里只剩浩瀚汪洋,她才意识到,她是爱着他的。即便如此,我仍无法确定她是否爱他,在那样的年纪,他治愈了她最脆弱的伤口,逃离贫穷和病态的原生家庭。可能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对过去爱欲的不舍,轮船催人泪下的汽笛,总之因为什么原因,她忽然发现自己是爱他的。就算真的有爱,那也是近于病态的依赖的爱。
而抚顺男人也在离开时才意识到自己爱她。
“对于小哥哥来说,那是一种不带缺陷、没有传奇性、不带偶然性、纯一的,具有唯一内涵的不死。”
小哥哥的死和没有希望的爱情一样,都由死通向了永恒。
杜拉斯是坦诚的,向万千读者展示同时又隐藏她“不堪一提”的往事。尝试写过才能体会这一丝不挂的勇气难能可贵。和《纯真博物馆》相比,《情人》缺少了爱固有的执念,多了一份放浪形骸。然而,这不妨碍它成一段浪漫的往事,渡河的河面依旧闪亮。
附《情人》王道乾译 经典段落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恨之所在,就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只有沉默可以从中通过,对我这一生来说,这是绵绵久远的苦役。
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
说是重逢,也未免来得太迟。只要看上一眼,就可以了然。重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
总之,就是关于这一家人的故事,其中也有恨,这恨可怕极了,对这恨,我不懂,至今我也不能理解,这恨就隐藏在我的血肉深处,就像刚刚出世只有一天的婴儿那样盲目。
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他,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
孤独随着人渐渐老去更加孤苦无告,日甚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