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治理还需现代“治慧”

习总书记指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随着时代变迁,基层社区人与人的关系逐渐表层化,基层服务和治理难度不断加大,亟需改变传统行政式管理模式,满足人民不同方面、层次的个性化需求。从各类App的推广使用极大方便群众生活,到活用“互联网+”新业态,再到新旧城区规划建设,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做好基层社区治理,需要用现代化思维打通治理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智慧生活”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随着政府积极转变职能,社区服务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方便群众。基层社区服务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大数据、云平台、云计算等手段,建立覆盖医疗保健、城市服务等方面的“一键式”和“一站式”现代社区服务平台,另一方面也要时刻以人为本,关注残老幼留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出行和居家安全,不仅要做到能让社区群众足不出户享受相应服务,也要推进邻里互助模式的建设,让冰冷的科技充满温暖的人情味。

“敢吃螃蟹”打通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市场需求千变万化,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打破旧有产业模式的魄力才能搭上互联网经济的快车。基层社区产业发展,必须要更加适应“互联网+”新业态。政府要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本地产业推进大型仓储和物流建设,搭起产业发展的整体骨架;相关部门要做好就业指导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思变,配合市场转变营销推广策略,善于引进专业化团队和高质量企业,避免盲目跟风生产,让产业顺藤开花。

“居民自治”打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只强调加大投入和权利赋予,没有相应的责任共担和公平的投入机制,政府投入再多,群众满意度也不会随之提高;只强调自上而下的精细管理,没有自下而上的广泛参与,政府管得再细,群众认同感也不会随之上升。社区治理不仅需要政府舍得投入,建立长效化、常态化、规范化的治理体系,更需要明确各级职责,放权于民,“大事”、“公事”政府办,“小事”、“私事”自己办。应当鼓励社区开展公益事业发展,培养社区群众自治意识。

进步不是什么事件,而是一种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基层社区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足不出户即可方便就医,到推进“互联网+”与县域产业融合发展,我们看到了现代科技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是通过合理利用现代手段,基层治理才更加科学,真正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重心和难...
    随心所欲_f2ed阅读 2,187评论 0 0
  • 夜莺2517阅读 127,781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11,827评论 1 6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17评论 28 53
  • 兔子虽然是枚小硕 但学校的硕士四人寝不够 就被分到了博士楼里 两人一间 在学校的最西边 靠山 兔子的室友身体不好 ...
    待业的兔子阅读 7,475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