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为一本书流泪,你多久没有因为阅读而哭过了?
或许,说痛哭未免太过矫情,尤其在这个快餐式阅读的自媒体泛滥时代,怎么可能,我这样说,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了。
但我相信,每个热爱读书又感性的读者,基本上都有为一本书而流泪的经历,譬如我。
今天在读了刘宇坤的科幻小说《奇点移民》中(折纸动物园)这一章时,不知不觉就突然泪流满面,最后还实在不能自制。。。居然嚎啕大哭了。
我今天是真的哭了,哭得一塌糊涂。
这是一个有关成年人回忆亲情追溯亲情故事。通过描写一个没任何背景、穷困,不会说英语而靠婚姻中介来到美国改变命运的中国母亲,和自己的儿子因童年时期被歧视有种族敏感的华人血统小孩之间的家庭生活点滴,而一步步展开故事最终痛点的。看似,故事都是千变一律的老套故事,看着并不新奇:母亲靠剪纸手艺企图跟自己孩子沟通和表达满满真情,儿子却是为了迎合环境而与这个因为身份尴尬处处让自己被歧视的妈妈隔离并有嫌隙,但是,描写到结尾,却是设置了一个天大的痛点,泪点。
总而言之就是,按我的话来说,这就是个冷淡又默然的青春期孩子,面对一份人世间最伟大又真挚的母爱,从混不吝的操蛋个性到最终内心发现重新被拾起来的故事。
而时间最痛苦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且不在",我们这个故事里的主角最终只能在大街上痛然失声。在此之前,他一直不知道,那份他所拥有却一直被嫌弃的亲情,才是世界上最深沉又浓厚的爱—妈妈很爱很爱他,他看不懂又不愿直面人生,直到他找到会汉语的人读出那封信之后。
他哭了。
也许世上的母爱都是这样,任凭儿女多叛逆多不理解自己,而母亲总坚持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的爱着我们,而作为孩子的我们却总是视而不见,等到发现时,已是人到中年。
人间故事,故事里面的故事,都是千差万别,但是具体到感情的细微之处,尤其是触及到世上真挚最淳朴母爱,大家的感触都是一样的。我们无不为之动容,不信,你去点开那一章节看看吧!
我们的母亲,尤其来自于大多数中国劳动人民里面,她们大多人宠爱儿女,为儿女任劳任怨并极力讨好儿女,可年少时我们不为所动或视而不见。甚至有的原生多子女家庭孩子,由于时代原因父母所做总有局限性和偏差,作为子女总是觉得父母不够理解自己,长期心安理得的忙于个人的一切而疏于那份亲情。
据大部分数据调查,大部分人在成家立业前总觉得,母亲为我们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大多为人子女能理解父母的,又多是在为人父母之后,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终于懂了整日心心念念毫无保留牵挂和宠溺一个人的感受。
才终于懂了自己的父母的那份爱。
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敢说不是呢?
总是带着个人情绪做文章,我可能扯的太远了,总之,今天介绍的这一章节的故事,大家可以去听听,实在太让人动容了!
这部科幻小说实在太好了,鉴于我文字叙述能力的薄弱,也为了不干扰到被推荐文友的阅读体验,我就不在这里详细今天就聊聊我对《皮点移民》这部小说的个人读后感。
说是读后感,其实也是听后感。
这部小说也是简书出品FM有声听书部分的一部作品,为方便推荐给书友们跟我一起感受下,我在以下放下资料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nb/26835490
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作者刘宇坤可能对于不怎么关注科幻小说的读者来说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我们说到《三体》和《北京折叠》这两部国内科幻小说的话,应该每个人都知道,那么,他的英文出版的翻译本都是出自刘宇坤先生之手,大家就会明白了。
今天也是情绪太过于激动,我实在是太喜欢这部作品了,为了方便介绍,我再把作者的百度百科一起放出来,在谈读后感之前,以方便大家来对作者做出全面了解。
刘宇昆,百度百科如下:
刘宇昆(Ken Liu,1976年—),男,美籍华裔科幻作家,职业是程序设计员与律师,业余从事科幻小说与诗歌的写作。
2009年4月,刘宇昆在《科幻世界》杂志发表两篇小说《爱的算法》和《单比特错误》,此后,他的许多科幻小说在国内发表。2012年和2013年,刘宇昆的作品《手中纸,心中爱》和《物哀》接连获得“雨果奖”[1]。
而在创作之外,刘宇昆也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他翻译陈秋帆、夏茄和马伯庸的作品已经在国外发表。2015年,刘宇昆翻译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该部作品获得世界科幻协会2015年度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
2016年,刘宇昆翻译并推荐了科幻作品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该作品获雨果奖[3]!
以上是作者的百度百科。再回到我们要讨论的他的小说《奇点移民》本身。
虽然,现在谈的是的读书感悟,但是严格来说,我今天是听到这本书的。现在的大阅读时代,阅读的方式也突破传统化了,大部分好的小说书本都有有声部分资料,它也一样。它在简书听书部分的介绍是这样的:
“奇点时代”来临,身处一个虚拟数据控制一切的时代,我们平凡的生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存在?作为一本人文科幻小说,《奇点遗民》融入了科幻艺术最吸引人的几大元素:数字化生命、影像化记忆、人工智能、外星访客……
刘宇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写的不是科幻探险或英雄奇幻,而是数据时代里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变化。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还有当下。作为文科生,啃完了Ken Liu的这22篇科幻小说,最大感受是:啃刘对于科技、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思想的制衡关系思考非常透彻。尤其喜欢其中《奇点遗民》《真正的艺术家》《造访》《完美匹配》四篇。虽然科幻小说家不喜欢被称作预言家,但隐约感觉,未来非常有可能就在这些预测之中。
以上段落是简书平台对其作者和这部小说的介绍和简介,相信引进这些文字对大家理解这部作品上面会更加系统和完善。同时,也希望在我的推荐之下,那些跟我一样热爱阅读又感性读者去尽量了解一下,如果你真的阅读这样一部充满亲情、人性和未来思考的优秀作品,尤其是(折纸动物园)那一章节,作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来说,也算一件很幸运的事。我相信,它绝对会让你为之动容,我们打赌。你说不好,那算我的,嘿嘿,那也只是我没有给你们介绍好,嘿嘿。
哭不哭就看个人了。真心祝你阅读愉快,我每一个爱阅读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