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随笔:集体学习

知青随笔:集体学习

1964年,我们在闽北山区组建知青农场,一开始很正规,有专门的中学老师带队,早晚要集合,唱歌、报数,报告人数,缺席的要挨批评。

最难过的是白天劳动很辛苦,晚上不让好好睡觉,还要组织集体政治学习,这是每天必做的功课。由带队老师主持,读报刊杂志。三渡工区的带队老师虽是天津大学化学系的高才生,当过我高中的化学老师,人不错,一口普通话确实不敢恭维,带着浓厚的福州腔。加上高度近视,带着厚厚镜片的眼镜,视物还是模糊。在昏暗的油灯下经常念错字,此如“滥竽充数”,他读成“滥竿充数,引来哄堂大笑。学习时间一长,他的声音变成催眠曲,听的人个个昏昏沉沉,然后酣然入睡。

有位男同学一入睡就扯噗鼾,深得睡乡之乐。经常被老师首先发现,叫醒后笑一笑,一会儿又扯起鼾来。

这种学习形式效果太差,后来就改成自学。每到晚上,大家自觉地坐在方桌前,点起煤油灯,展卷而读。有读毛著的,有读作物栽培的,还有像我一样偷看小说的。更有胆大的,男女坐在一道,摊开书本名曰学习,实际在谈恋爱,时时相对会心一笑,乐在其中。老师抽着香烟,沉浸在吞云吐雾之中,佯装不知耳。有诗为证:

鹧鸪天

读得多时听不清,普通话夹福州声。

雄文治世谈何易,大力移山老未曾。

千句少,万篇明,灵魂深处夜谈兵。

良宵刻刻宜抓紧,灯下最宜说爱情。

u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赵韶伟 隆冬的义马矿务局跃进煤矿革委会大院,红旗飘扬,群情激昂。大院两侧聚集着上千名革命干群,或扛着长枪红缨枪...
    赵韶伟阅读 5,160评论 2 4
  • 王同学的第七十一篇乱写 现在承认了,人是有差距的。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我和c的对比。我没有要和她比什么,但确实有些事我...
    王雪梅2017阅读 1,209评论 0 0
  • 帮忙同事搬家。因为客气的缘故,被同事请了一顿。也许习惯了不晓得拒绝,默默的就跟着走了。现在觉得实在有些不好。毕竟自...
    cai_u阅读 1,716评论 0 2
  • 好久没有更新文章了,最近很忙吗?好像也没有特别忙。只是自己变的懒了,其实开始做一件事并不难,关键是我们能否一直坚持...
    乔木时光阅读 1,826评论 0 1
  • “秦王会”商学院我年前入门,至今已快一个月了。 记得当时老师发起“过年七天不休假”的活动时,我是潜心努力了一把。现...
    大志商学院阅读 4,4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