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瘦的日子

一直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场景――

盛夏的午后,沉重滞缓的15路电车车厢内,强烈的阳光透过笼着一层灰尘的车窗洒落进来,我坐在最末的角落,时而翻看手中捧着的散文集,时而被车窗外的路景吸引,打开的半扇窗常常送来一阵阵微醺的热风。

15路电车似乎永远是那样缓慢,从徐家汇肇嘉浜路上车,发车站后的第一站相对来说比较空。如果上车前看到那个最爱的角落位置空着,我就会上车。当时的电车是没有空调的,15路连窗帘都没有。在酷热的夏天,人们更多的会选择空调车,不仅凉快,由于没有小辫子的拖累,往往速度快很多。

可我独独钟爱它的缓慢和闲适,从来就对逼仄的空间和超负荷的现代生活节奏深恶痛绝,而先天的抗热体质和不怕晒黑的皮肤让我更快乐的投入享受。

15路的路线决定了沿路景致的多变,其间融合了历史、人文等诸多元素。徐汇区新兴的肇嘉浜绿化带、宛平路巴洛克风格的商品房、衡山路小洋房、酒吧、网球中心,两边郁郁葱葱的梧桐构筑了一线天式的隧道,穿越其间,让人移不开眼。一个转角到了常数路华山路,气派的贵都和老牌的希尔顿伫立一边,静宾低调而从容。前面就是上海申字的一横——延安路高架,场景迅速切换到一个发展中的城区。从北京路西段开始的建筑风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格局,没有了那梧桐秋雨小洋房的雅致和沧桑,更多了一份城市生活的烟火气。孤岛时期的黄浦是英租界,连带着让这片城区的上空似乎也出现了雾都孤儿的伦敦灰。沿着北京路往东行进,愈接近西藏路,人声愈鼎沸。过了西藏路桥,就完全是一片集市型的马路和建筑了。从西藏路、曲阜路的喧闹中似乎能寻找到当年满目苍夷的华界身影。

15路电车的小辫子经常掉,每每此时,司机大哥满头大汗去摆弄车尾的辫子,上车后带着歉意给乘客打招呼。其实,我从来不介意这种耽搁。路线有很多种可以选择,要快搭地铁就好了。选择15路,选择电车,为的就是想要一份宁静的天空,让意识完全不受干扰,沉沦在无边无际的沉思和发呆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r ~ 序~ 我的父亲梅知龙,1922年7月出生在农民的家庭。 祖籍浙江宁波镇海人。 ...
    62041caf8461阅读 5,879评论 0 0
  • 三月份的一个周日,我去市宫图书馆值班,在借书处看到一则公告:上海市将开展鲁迅奖章读书运动,公布了书目,起讫时间,要...
    陈家老爷爷阅读 1,693评论 0 0
  • 又听到董子聪的消息,已是2012年了。 一个同学提起了他,我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 因为他真的在我心里住了许多年。想...
    如沐芳华阅读 2,166评论 0 5
  • 此书献给过去的时间,如果时间是线性的话。 我一直在寻求对自己的定义,其中有一些可以被量化的指标,比如高考,英语四六...
    momo1122阅读 5,295评论 4 54
  •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
    溪水旁阅读 7,767评论 3 3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