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唱歌比赛的那点小事。
在空叔的大学生涯中,最大的标签莫过于“会唱歌的师兄”了。关于这个标签其实我是不满的:为什么是“会唱歌”而不是“唱歌好听”呢?我想了很久,最后想明白了:最开始学习唱歌是为了满足表演欲,为了愉悦自己,然后努力去练歌、看视频、学知识,所以即使是小白都能听得出来,这个师兄唱歌是为了表现他唱歌厉害,而不是为了唱给我听。
可惜等我想通这件事时,我已经大三了。从那天起,我开始明白,看着师弟师妹冉冉升起的对唱歌的热情以及未来无穷的潜力,怎样帮助他们,也许这才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最近看师弟师妹们比赛挺痛苦的,包括之前的经管十大,还有正在进行的校十大,都是对大家体力与精神的煎熬,我们走过这条路,很理解这种感受。其实空叔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师兄,虽然我没有主动去问每个人准备的怎样,但只要有找过我的,我一定会认真的给出我的想法与建议。主动不管放在任何事上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
其实前面啰嗦了这么多,都是为了接下来的话题做的简单铺垫。
第一,在校园比赛中,你想表达怎样的音乐。我觉得唱歌比赛可以评判出一个人的音乐素质与素养,从唱功情感的硬实力,到音乐鉴赏的软修养,甚至是为之用心的程度,都可以通过一首歌的时间反映出来。我们很容易进入误区就是为了比赛一定要挑难的,不能挑口水歌,可事实上这些“限制”正好反映了选手之间的音乐水准的高度差。
第二,歌唱比赛的意义是什么。我的理解很简单:为了机会与平台,可以在未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音乐想法。最简单的例子是,高考就是为了努力考高分获取更好的平台,即使高中本身学的东西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带去多大帮助。每个人心中都有表现欲,如果你想自由自在地唱歌,请珍惜每次前进的机会。
第三,以上讲的东西都是废话。回归到最原始的唱歌,这是一种分享的行为,歌者绝对不能忘记听者存在的意义。也许唱歌比赛可以很功利的为了评委的审美挑歌,但是更多的若能引发全场观众的共鸣与欢呼,即使别人的歌挑的再难、唱的再厉害又有何用呢?不如我们试着相信一件事:观众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唱歌比赛的成绩不是评判我们音乐素养的唯一标准,顶多算推动我们在唱歌这条路上进步的催化剂。既然是为了听者唱歌,让自己努力练习唱的更好是应该的,不要觉得自己与比赛无缘就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唱歌梦想。我曾经认识的很多人都因为这点逐渐离开了一起玩音乐一起唱歌的圈子,内心是感到很可惜的。
每个人观点不一样,空叔最近认识了好多新朋友,一如既往地去分享自己的心得。我在明道的美女上司Lillian曾经说过:要学习一样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经常去做分享,把知识分享给别人的同时也会加深自己脑海的印象。所以我毫无忌讳地写这样的文章做分享,愿意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与学习。
其实我真的还有很多很多想说,但是最想最想的还是希望听见你们悦耳的歌声。
那是对爱音乐的自己以及对爱听歌的所有人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