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 “减负”这个词,一定会刺痛每一个家有小学生或中学生的家长的心。我想,没有哪一个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活的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但是,现实不容许,现实只会让家长们自觉自愿、主动地给他们的孩子“加负”。
网上有这样一则消息,有一对非常漂亮的双胞胎姐妹,分别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本科录取。本以为这又是一个“人家比你有钱比你颜值高比你聪明但比你更努力”的励志故事,直到网友们发现了以下报道内容:爸爸做企业,妈妈是全职太太。这姐妹俩初中时成绩不佳,全校考倒数,姐姐数学考过17分。八年级姐妹俩到美国求学……姐姐说:“别人利用寒暑假上课,我们的寒暑假是和妈妈一起环游并探索世界。”
还有另一则新闻,有家长表示,女儿上小学后,每天作业成堆,复习、预习、背课文、听写、默写……全要家长参与才能完成,天天“累成狗”,更有家长“心梗住院”。有人会问,少布置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是不是就能减少家长们的焦虑,并不!因为高考竞争以及社会总体竞争的存在,很多家长会花不菲的资金把孩子带向各种社会培训机构补习,上各种兴趣班,考各种名目的证,反而给家长和孩子“增负”,又有了“该不该课外补习焦虑症”。
这是为什么呢?理论上讲,人人生而平等,但现实是人人生而不平等。
富人家的孩子受教育是为了发展自我和享受人生;而穷人家的孩子受教育是为了谋生。富人家孩子即使不上学也会活的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而穷人家的孩子不上学就可能一生艰苦而卑微地活着,甚至活不下去。
减负后,富人的孩子去发展高雅的兴趣特长,体验高品位的生活,或者“跟父母亲去探索和周游世界”;穷人的孩子在跟父母种地、搬砖、刷墙,要么就无所事事,四处游荡。几年后,富人的孩子们成了社会的精英,穷人的孩子依然在社会的底层,要么失业,要么干危险而艰苦的工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个美好的理想。有的人还没有起跑就已经赢了。
昨天去保养汽车,一位年轻的技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和我聊天,他中学毕业因为成绩不佳,上了一所技术学校,学车工,毕业后到一家工厂上班,工作不到一年,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工友把一只胳膊绞进机器,残废了。然后他辞职,到新疆一个工地跟别人学开吊车,工作不到两年,又亲眼看到一名工友被意外掉下的挂钩砸死了。两起事故,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然后又辞职,跟别人学习汽修。我想,如果他能考一所好的大学,那么他的人生一定会和现在不一样。
回家后,把这件事讲给孩子听。
所以,减负要因人而异,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努力学习,没有好下场!
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学习和考试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通向社会中上游的唯一道路。
为了孩子不是一生卑微地活着,在别人减负的工夫教我们的娃娃们趁早好好努力学习吧!如若不然,老鼠的儿子还得打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