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深爱的女儿
放假了,本该是你好好休息的时候,可落下的课程需要在这个假期里好好补一补,所以,残酷的现实不允许你有太多的放松。期末考试虽然是你上高中以来排名有所进步的一次,也是妈妈最高兴的一次。因为你耽误了很多课程,在短短的一个月里,能追到理科六百多名,不知你付出了多少超乎常人的努力。假期里在补数学和物理化学,我想要说的是,理科的成绩是最容易落下的,也是最容易补上来的。与之相反,语文和英语这两个学科基础很重要,不容易落下,但也不容易补上,更不容易考出高分。
对于你的智商,我从没有怀疑过。你羡慕谁谁谁很聪明,每个人的聪明程度不一样,但你的智力水平应付现在高中学段的学习已经足够了。回顾过去的一年半高中学习生活,我发现只要你塌下心来,数和理综这三个学科都可以考到优分。
放假这几天你都在学习理科,我想要说的是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凭我任教语文多年的经验和自己学习语文的心得,语文要想考好,对这个学科的喜爱,要深入骨髓,融入到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我教语文二十年,应该说对语文这个学科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也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多读书。作家曹文轩就曾说过,读书与写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灵感就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突然爆发。我做语文老师除了讲课本知识以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推广读书。然而好多学生总在跟我找借口,“老师,我每天有那么多的作业,数学x张卷子,英语x张卷子......我哪里有时间读书啊!”这话貌似很有道理。“读书从来不需要大块头的时间,”我说,“我在上课来之前的几分钟里,就读了两篇文章。”鲁迅说的没错:“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仔细盘点我的读书经历,除了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听,我最喜欢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的央广新闻广播,她给了我很多知识,也给我打开了瞭望世界的一扇窗。
现在网络发达了,有了“喜马拉雅”等听书软件,她便成了我做家务、吃饭、路途中最好的伙伴;她们也成了我眼睛疲劳时最好的“阅读”途径;她们填补了我的时间缝隙,还纵容了我更多享受书籍的慵懒——坐着、躺着、打两个滚,都不影响听书。
你喜欢看电视剧,同样是消遣,为什么不看一些有教育意义,叫好又叫座的良心剧呢?看电视剧也是有学问的,有的人能从中学到知识,而有的人却只是打发时间!我的朋友圈里就有好几位喜欢写影评的老师,看完影片,她们想到了很多隐藏在影片背后的深层教义,进而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并让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悟有所提升。或许这就是孔子他老人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来的“学而思”理论的最好应用吧。不仅仅是学习,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需要思考,有了正确的思考方向,你的人生境界才会有所提升,这也许就所谓的“脱俗”吧。
至于内容嘛,有的人喜欢网络小说,我也曾读(听)过几个,当然,不乏好的作品,比如《鬼吹灯》《盗墓笔记》,但更多的是冗长拖沓,供人消遣,没有知识含量的和审美价值的低俗之作。生活处处皆语文,这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的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以前我读书也比较盲目,只是凭借自己的好恶,随心所欲,但这些年我有意识地去读一些名著,因为这是被亿万读者海选出来的经典,读经典并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少走弯路,或许有些东西自己看不太懂,那不妨听听别人的评点,或许会让你茅塞顿开。
上面我说了关于语文的阅读方法和内容,至于写作吗,也是要有时间就坚持写一点的。我看了你们学校留的语文寒假作业,要读书,看《新闻》,每天记忆一句,很好。巴金说:“只有写才会写。”读和写是不分家的,读完了,就写一点,可以与读的有关,也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事情,但在写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下你读到的好词佳句,或者是事例,不一定都用上,但一定是有意识的用,久而久之,你就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写作更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作家就是能够看到庸常生活背后的真相,引用一句你所熟悉的雕塑家罗丹名言就是“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写作亦是如此。
关于英语学习,我不专业,但我觉得吴老师说的方法很好,利用零碎时间记单词。
根据我自己学生时代的学历程,我总结了一下学习的过程,总是以痛苦为发端,用毅力做支撑,到最后一定会找寻到快乐。这恰恰吻合了王国维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我希望,你在数理化生的学习中能找到了一些快乐,对于语文和英语的学习能有自己合理的安排。
通过假期里我对你的观察,学习的盲目性很强,被作业拽着走,很少有自己的规划。我的想法是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语文和英语,雷打不动,风吹不摇,在今后的整个高中学段的学习中,都要这样,希望你不为懈怠找借口,不用扬鞭自奋蹄。
当然,一定要劳逸结合,但这其中的逸,一定不指堆在床上追剧这样一种不健康的休闲方式。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一个内容——运动。现代人类已经脱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人类还不能摆脱动物这样一种基本的生物属性。既然叫动物,就不能整天窝在家里不动。运动除了能强身健体,也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运动本身也需要坚持,甚至需要毅力。脸书的创始人,世界级的富豪马克扎克伯格,来北京访问还要抓时间在天安门前跑步。他是在作秀吗?显然不是,这对他的商业宣传毫无意义,唯一的解释就是习惯。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可谓日理万机,但在开国际会议的间隙,还要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争夺健身房。从演员大咖,到商业大佬,再到国际政要,这些成功人士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在百忙之中也要抓时间、挤时间来坚持运动健身,是因为他们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最近我还听到这样一则报道,肥胖与贫穷有关,你会说,“穷人不是都饿的面黄肌瘦吗?”那是中东乃至非洲的难民,现在的世界大部分人口解决温饱已经都不是问题,反而合理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坚持锻炼,才是“穷人”在巨大的生存和工作压力下,可望而不可即的。或许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坚持锻炼不无关联,因为他们需要更大的精力和体力投入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当中,所以他们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三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如此看来,成功人士与普通百姓的差别就是全方位的了,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做得比较出色。或许成功对于你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还仅仅停留在成绩的优异上,但要想拥有健康这笔人生最重要的财富,可是要时刻积累才会不负身体,不负卿。有了健康,一切皆有可能,没了健康,再好的成绩也毫无意义。
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如果是面对面跟你说的话,也许你早就听得不耐烦了,但每一个字都是妈妈对你的一片真情,每一点建议都是我这么多年人生积累的感悟。假期嘛,总该是要休整休整,我不要你过得精致、精彩,但至少不要到开学回首往事时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一份成绩都来自深入骨髓的热爱,或许她的开端并不美丽,也不好玩,但她的结尾一定是灿若夏花,美若惊鸿。
我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我会用我最大的能力满足你所有合理的要求,也希望你能用辩证思维,批判性的接受妈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快过年了,但愿新的一年会给你带来好的运气,祝愿你在2018年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愿所有的美好都与你相伴!
妈妈
2018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