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诗人致敬
向作曲家致敬
向演唱者致敬
每听《七子之歌》
都让我热泪盈盈…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创作背景: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春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全诗整体构架均齐、各节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七子之歌—澳门》是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曲,是由闻一多作词,李海鹰作曲,容韵琳演唱的歌曲,于1999年首次发行,后收录于2018年2月12日发行的录音室专辑《澳门娃娃唱新歌》中。
名家点评:
近代学者吴嚷:读《出师表》不感动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不孝;古人言之屡矣。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陈情》时,固未有如是之感动也。今录出之聊使读者一沥同情之泪,毋忘七子之哀呼而已。(《清华周刊》)[8]
现代作家闻立雕:《七子之歌》是一首拟人诗,它仿照《诗经·凯风》中因故和母亲失散的七个儿女,哭喊着渴望回到母亲身旁的故事,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被帝国主义侵占的七块土地,比作祖国母亲的七个儿女,他们不堪忍受侵略者残暴的虐待,纷纷向母亲发出悲哀的呼唤:“母亲,我要回来!”这首诗的比喻精确恰当,情感真挚,感染力极强,沁人肺腑,催人泪下,是一篇控诉帝国主义罪状的血泪书,是启迪人们爱国意识、唤起民众讨伐帝国主义的檄文,不仅在当时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群众,而且几十年后仍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红烛:我的父亲闻一多》)
当代作家李朝全:诗人把被西方列强割据的澳门、香港等七块国土比作祖国失散多年的七个游子,以游子苦苦吟唱传达游子回归和团聚的热切希望。这是一首渴望祖国富强、完成领土统一的爱国诗作。这首诗传唱了半个世纪,诗人的吟唱如杜鹃涕泣,声声泪,声声血,情感饱满,感人至深。(《诗歌百年经典·1917—2015》)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顾农:每一个中国人读这样质朴而热烈的诗篇,当无不为之感动,为之热血沸腾;今天澳门终于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人们欢呼振奋,这确实是一个旷世的盛典,是我们伟大祖国在跨进新世纪前夜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前不久刚刚为闻先生做过诞辰一百年的纪念活动,先生的在天之灵听到澳门回归的喜讯,当如何诗兴大发,豪情满怀!(《谈非常谈》)(资料来源:百度)
2019.12.20.澳门回归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