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当时信誓旦旦,说自己并不喜欢一线城市,且毕业一定要去厦门,那个向往多年的城市,可是毕业不到一个月,却义无反顾来了深圳,开启了忙碌却充实的生活。关于大城市,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样,房价太高?消费高?压力大?让我这个来自四五线小城市的双非应届生细细道来。
我是爱玩爱疯爱幻想不认命的90后双子女,毕业于一所很普通的院校,高考没过线是补录进去的,当时特别想复读,后来想通过大学证明自己在哪都会发光,于是就这样不情愿的上了大学。投入大学的第一年,我就以高考的状态投入各种活动,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可一年以来,发现那些所谓的主席头衔太过虚无,于是我摈弃自己的虚荣心,毅然决然退出所有活动,开始了充实忙碌的考证生涯。大二上半年四级因学校播音出问题没过,极大的打击了我,可也告诉了我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从此一收玩闹的心,在大二考了驾驶证,四级,六级以将近500分的成绩一次过,证券从业资格证,并陆续接触了很多经济类书籍,在大三确定了考研事宜。
虽然因暑假忙着生活费错过了最佳的入股机会,当时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参与正在开始小语种创业的老师,可我收获了属于我的小确幸,考研最终结果300多分,成功落榜。在这期间,我经历过朋友的背叛,同班同学的嘲笑,爸的不支持,自己的多次崩溃,幸好,我依旧有我妈的全力资金支持,有一个好友的不离不弃,有来自室友的鼓励。最终虽然落榜,可我学到的不仅仅是考研知识,更是一种终身学习的勇气,是数学知识链接生活的兴奋,是政治老师把历史讲活时候的激动人心,更是英语老师来自全世界文化的冲击,让我知道,知识的最高境界是幸福,而不仅仅是一纸学历。
考研后第二个月,我又开始了忙碌的学习,报名了长投基金课程,每天和世界各地的小伙伴争当打卡第一名,并当了学委,鼓励了很多小伙伴积极学习,收获了一个很欣赏的优秀朋友,并在他的影响下完成了今年的大部分目标。
此刻的我已在深圳还有两天就三个月,我很感激一路走过来遇到的帮助过我的人和我的同事,尤其感谢室友对我生活上的关心,来这边的苦是异乡的苦,来这边的甜则是各种高人知识碰撞的甜,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幸福感。那么问题来了,这边的生活水平究竟如何?
我,宝安区,公司4k+,月生活费1000绰绰有余,包括买牛奶,偶尔出门吃个小火锅,公司包住,毫不保留的说,我在家里挣得钱还不如这里存的多。至于压力,其实都一样,对于想上进的人来说,我老家有个朋友照样加班到10点,而我每天9点下班还琢磨自己的小技能,大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力让自己过的开心一点。
今天讲在深圳的生活不多,有机会和大家聊聊在这里的悲欢离合。
喜欢的可以点个赞再走✪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