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管家”郑发中

    郑发中是三元村朱菜园村民组人,1921年生,1953年参加工作,1961年起担任城关供销社仓库保管员。那个年代,一个公社就一个供销社,一个大队也仅有一个代销店。

    当时,曹集是一个大队,属城关公社。郑发中分到曹集代销店的时候,代销店里就俩个人,一个主任,一个保管,他既是保管员,又是代销员。

    代销店规模很小,就两间前后相通的平房,前店后仓,总共二三十个平方。代销店里的商品也很少,里面只有几节柜台,柜台里有小人书和学生用的作业本、铅笔、圆珠笔,以及手电筒、草帽,火柴、打火机,白糖、红糖、水果糖等,还有缝补衣服的针、线、顶针、纽扣等。最贵的烟是大前门,五角一盒。靠墙处,放一排L型的木制货架,货架上全是布匹等物。墙角放着铁锨、木锨、扫把、抓钩子,门旁放着两个大木桶、一个大铁皮桶,分别盛着醋、酱油、点灯用的煤油,桶上盖摆着拔提和漏斗。

    那个时候,买醋买酱油不是“买”,而是“打醋”“打酱油”,也就是用拔提将醋或酱油从木桶里提出来,倒进漏斗里,通过漏斗再流进瓶子里。一拔提半斤,一般都是一次打一斤。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小到针头线脑、煤油和手套,大到做衣服用的蓝布和生产用具,都要到代销店去买。代销店就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全部。因此,在代销店工作很受人尊重。

    郑发中很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那时间,曹集代销店从早上4时营业,到晚上9时关门。一天下来累得头昏脑涨,常常衣不解带的倒头就睡,即使这样,半夜有人敲门,郑发中也要开门。

    郑发中“认真”是出了名的。一天夜里,郑发中正在值班,附近村的刘二顺来敲门买东西。他家的孩子定亲了,要买一块钱的糖果答谢村人,按当时的价格应给100块糖果,但郑发中由于那天过于劳累,起床后有点迷糊,数到了98块就给了刘二顺,刘二顺刚走,郑发中才想起来少给了两块,赶紧一轱辘爬起来,披上衣服,连夜将两块糖果送到刘二顺家。

    在那个物资匮乏、设备落后的年代,保管东西的难度很大。尤其是老鼠难防。开始,刚到曹集代销店那几天,郑发中经常在仓库里熬夜到天亮。主任纳闷,进仓库一看,见郑发中正拿着大铁针缝麻袋呢,几十条麻袋都被他缝得整整齐齐,码放在墙角里。老鼠洞也都用水泥填上了。仓库里干净多了。主任在仓库里转了一圈,就出来了:“真是个干家子!”心里很是佩服郑发中执着的责任心。

    郑发中是个“老抠”也是出了名的。他精打细算,严把开支关,想让他多花公家的一分钱,天王老子也不行。他在工作中坚持勤俭节约,比如他看到包装布、废铁丝、破麻袋被弃在库房角落、垃圾堆里,总是一一拣起来,派以不同用场,为国家节约资金数千元。

    郑发中爱护公物,善于钻研。鉴于仓库条件差,商品易发霉变质和被鼠啃等现象,他制定出利用旧木箱等材料进行一库多用、密封隔离的改革方案,夜以继日进行试验。酷暑盛夏,仓库像蒸笼一样,他多次中暑晕倒,醒来后就用湿毛巾裹在头上继续干。领导让他休息一下,他总是不肯。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改造后的仓库商品损耗率从2.1%降至0.31%。

    1967年7月15日,河南省供销社发文介绍了郑发忠的仓储保管经验,全省及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等地考察学习者络绎不绝。

    由于成绩突出,1974年,郑发中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天安门观礼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积劳成疾,郑发中患上多种疾病,领导安排他住进医院,但他总是一再“偷溜”回单位,继续工作。县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强行把他安排进专人病房,专人看护。他整个人急得不行,直到病重的时候,他还在担心:“仓库里又进小老鼠了……”

    那天,他怕国家为自己花去更多钱,硬是凭着一股“”犟劲”拖着沉重的身躯乘人不备躲进厕所,在县人民医院最后一排厦子里(厕所)选择了上吊。等郑继兰等人发现把他卸下来时,已经没有了生命特征。时年54岁。

    作为全国劳模,郑发中事迹被镌刻在夏邑县长寿塔第七层楼阁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王海生成为真正的高手,那是很后面的事。我们在一起时,他还不会武功,老挨他父亲王建国揍。王建国是个老流氓,个子矮,但...
    阿剑啊阅读 1,409评论 2 7
  • 从头开始,谈何容易。很大程度上,做头完全靠运气。 小时候不懂,根本没有发型设计之说,印象里小伙伴们不是扎马尾辫就是...
    徐徐大猫阅读 2,684评论 0 0
  • 母亲是二十六岁才有的初心。 祖母去世时初心不记事,母亲说,祖母去世的那天晚上,晚饭后祖母还把初心抱在怀里,让母亲收...
    览简耕书阅读 282评论 0 0
  • 听大人们说生产队是一个非常热闹的集体 人多干活说说笑笑也不觉得累 生产队的印象我没多少 但有些记忆也特别清晰 ...
    下个路口见1079A阅读 332评论 0 0
  • 在太行山山脉环绕中,有一块宝地,形如聚宝盆,是一个福泽绵绵的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一条长长的公路,由北到南把大山的两...
    天涯雪川阅读 7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