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入阴,大黄入阳。大道至简,阴阳同源。
中医治病,以药之偏性中和治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注1)。一补一泻,一升一降。
人参,虽为安神补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之上品,然其性粘腻,亦有偏性;大黄虽性寒味苦,却为攻下积滞、清泄湿热、泻火解毒之良药。
但是人们却喜欢人参,厌恶大黄。以至于用人参这样贵重的滋补药品,即使使用不当,造成一命呜呼,人们一般也不会认为是人参的过错,因为是在滋补。而大黄作为便宜的苦寒泻下的药物,虽然用的好可以救人性命,人们一般也不会认为大黄有功劳,因为大黄不仅味苦,更让人腹泻受苦了......
这就是一种非常主观并且以偏概全的认知与判断,而正是这样的思维模式影响着大多数人的生命能量模式。
一、无药不偏
莫枚士在《研经言·用药论二》中提到:“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本来中药就是靠偏性治病,所以选择中药进补时就要利用好药的偏性,达到滋补的目的。
二、本性与分别心
大黄与人参本就为药,本(实)质上并没有差别,无有好坏,不过是体现出不同的作用而已。好坏之分是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强加的。而强加分别的结果,不仅是屏蔽了其积极作用的一面,更徒增了烦恼的隐患。
一旦有了好坏、善恶、是非、对错这样的分别心,就会有取舍。有取舍就会产生执着,从而相继引发出欲望、得失与烦恼。
例如说,在彻骨的冬夜,要是再刮一阵风,人们就会埋怨,而若是炎炎夏季吹吹风,人们就会心旷神怡。实际上寒风的本质也是风,只是自然之正常现象,其本性并无好坏之分。好与不好是人们基于自己的视角、需求和利益分别出来的。
万事万物的本性并不存在任何分别,而背离本性分别心,才是导致一切烦恼的根源。
三、忠言逆耳与糖衣炮弹
引申到生活中,人参好比甜言蜜语,而大黄就仿佛犀利毒舌。人们往往都爱听好话,而远离说真话之人,因为不中听。久而久之,就会由于自己偏颇的择友标准,无形中在身边养了一堆谄媚奉承之人,却在一些危难之际无人直言道破。如此也就罢了,还要埋怨自己命苦,关键时刻没有贵人相助。殊不知,是自己亲手葬送了自己的贵人缘。
所以,为何历史中有一些智慧的帝王或将领,都希望自己的左膀右臂不和甚至是对立呢?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可以从阴和阳两面得到信息,而不至于被一面之辞蒙蔽了双眼,而导致决策的偏差。
四、天敌亦天神
如此推理就会发现,其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非常明显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很多时候被我们自己定义为最大的优点或是最大的缺点。事实上,“优”或“缺”都只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和分别,其本性只是“特点”,可以是最大的优点,也可以是最大的缺点,也可以完全派不上用场,看用在哪里,怎么用。
这是由于,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的现象就是阴阳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比如说,强势与固执、柔和与懦弱、圆滑和虚伪、自信和自负等等。在这些形容词的背后,是同一种核心能量属性化现出的不同侧重点和作用。当你去除了固化的分别心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长久以来认为的天敌,竟然也可以是自己的天神。
不论是中医的“辩证施治”亦或是道法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注2),都是在正视事物本性的前提下之合理利用。道者,阴阳也。大医者,擅阴阳之调配也。
注1: 出《难经·六十九难》。即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确定五脏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所生者为子,用来治疗五脏虚症。如肾为肝之母,肝的虚症,不仅补肝,还须补肾。
注2: 语出《道德经》第61章。
清光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