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
导读:什么样的作文才可能得高分呢?答案是:与众不同!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呢?
中小学校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少说也得有四、五十人。对于老师来说,批改作文的确是件痛苦的事情。
说痛苦,不是指老师不喜欢看作文,而是大多数作文无论从立意或是构思来说大都雷同,看了一两篇以后,就知道其他同学怎么写的了。
这时如果能有一篇观点或角度出人意料的作文,即使文笔有所欠缺,也一定能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怎么才能将作文写的让老师“眼前一亮”呢?
1、 反其道而行之。
也就是不要用常规思路看作文主题。
大家都这么想,你试着那么想,那么,独特的角度就来了。
这涉及到思维方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向思维”:第一步需要考虑“正常思路”怎么写;然后在考虑“正常思路”的反面角度怎么写。
比如说,老师给一个作文主题:当你独自在原始森林,遇到一只老虎......
正常思路就是“害怕、恐惧、逃避”,或者与老虎搏斗。
而“反正常思路”则是“这不是三年前我们抚养放生的老虎吗”,由此就进入了一个“双方再次相逢,幸福、欢乐、卖萌”的写作主线。
你想,当大家都写恐惧时,你忽然写出了卖萌的感觉,老师怎么不眼前一亮呢?
2、 简练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学生为了“凑字数”而故意加上一些“非必要”的内容,使整个作文显得臃肿、邋遢。
再好的角度、再好的观点,一旦有了“臃肿”的毛病,都会黯然失色。
就像一个人,本来很漂亮,但“一胖毁所有”!
所以,刚才说的是“写作的角度”,但是在注意角度的同时还有注意作文的“简练”。
初学作文的采鸟到高手都有这么一个必经历的过程:追求字数——精简字数。当走到能够“精简字数”的一关时,才是一个质变。
当然,“精简字数”也不是盲目的,要知道从作文的哪个环节精简才正确。
作文的六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这几个要素不能少,但分配的“字数”可有轻重之分。
一般来说,在时间、地点、结果方面,可以尽量精简到让人一目了然,一句说清的不用两句。
在人物方面,一篇作文中不要涉及过多的人物,不然不好交代清楚相互的关系。除非是写小说,才弄十多个角色,如果不从头看,角色多了也会把观众搞糊涂。
而在“起因、经过”要介绍清晰,是文字比较多的部分。读者是通过这些来将整篇作文的前因后果在大脑中形成逻辑看清楚的。
想写好作文,不是读书多就能水到渠成,如果不掌握一些套路和技巧的话,也难以将作文写得“入老师的法眼”,不引起老师的注意和兴趣,哪来的高分?
就像前几年高考作文,大家都在用白话文写作文,忽然有个同学别出心裁写篇古文,结果老师给个“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