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是一个女子,每天在忙碌中沉沦,忙的都不是为自己。
日出而作,日落未息,按部就班地工作,总是步履匆忙,从未停息地穿梭在车流和人流之中。不知道那些匆匆的车流和人流是不是和我一样,都是为了工作和家庭而匆忙。似乎把自己融入这个匆忙的大潮之中才能感到一点安心,感觉自己和他们是一样的。
工作总是让人感到压抑。办公室桌上的文件越堆越高,电子日程表的事项越列越多,感觉没完没了。也许这才是工作应有的状态,要是有一天工作都做完了,是不是意味着要失去工作了呢?这么一想,倒可以安慰自己,工作多是理所应当的。
下班回到家,照顾孩子吃晚饭,催促孩子写作业,在作业时间与熊孩子对峙,日复一日,不知何时是尽头。而此时的丈夫,只是窝在沙发里刷手机,孩子怎么熊都与他无关。也许这就是家庭生活的常态。
人们都说男人和女人的分工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在家庭的角色里,女人总是要比男人承担得更多呢?家婆说,这就是中国家庭的传统,可是为什么传统就应该这样呢?传统家庭角色中的女人是不是本身就是主内的?可是现代女性不都要工作吗?为什么既要工作,还要主内呢?这好像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每天只有一个时间段是属于自己的,那就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孩子已经哄睡了,家人都进入了梦乡。这个世界变得安静,窗外传来汽车压过马路的声音。忙碌了一天的自己却没能在这个安静的世界中入睡,也许是有太多的为什么,问得越多就越找不到答案。如果用这仅有的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去思考无解的问题,似乎太过浪费。
那这点时间可以用来做点什么呢?人只有在这个世界安静的时候,才能听到自己的内心,听到心里在说些什么。
心里正在说:想要解决那些为什么,只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对啊!人总要有点追求吧?这点追求最好是属于自己的,要不然人生多无趣,只为别人而活,只为工作和家庭而活,一个女人的美丽和青春就这样奉献出去了。
那心中的追求应该是什么呢?为自己而活,又应该活成什么样子呢?
一位女校友说,人应该为自己而活,哪怕50岁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于是她每天早起,用早起的时间来跑步,跑着跑着便找到了自己,那是属于自己的快乐,一个人的快乐。在她50岁的时候,成功挑战跑完了马拉松全程,这就是她为自己找到的精彩。
一位女性朋友说,在她45岁那年,她报名参加了一个游泳培训班,让她从小就想学习的游泳变成了现实。虽然游泳教练的私教课有点小贵,虽然在学习的时候她总觉得自己太笨,但在游泳教程上完,她总算学会了游泳。她很开心,希望将游泳作为自己后半生的兴趣爱好。原来,兴趣的学习从来都不算晚,如果说太晚,那是因为没开始行动。
那我心中的追求又是什么呢?小时候,会在晚饭过后,坐在房间的窗台前,对着夜色发呆,会拿出一个日记本,写下当天的所思所想,写下的内容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幼稚可笑,但都是真实的想法。小学时代,语文老师常常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读。中学时代的语文测试,从不给作文满分的语文老师,第一次给我写的议论文打了满分,还在班上大大表扬了我。那个时候,曾经想象自己长大以后可以当一个作家。
那个作家梦还可以继续做吗?不企求成为作家,但可以当一名写作者,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为别人,只为自己而写。用文字去安慰自己那颗迷茫的心,去充实自己的想法,让生活变得有趣,写些有趣的事情,写下有趣的想法,写写自己看到的有越的世界。
如果每天只有那一段夜深人静的时间属于自己,就不要躺在床上浪费,用这点时间去写作。把写作作为心中的追求,便是一件为自己而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