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捧起一本工具原理类的书籍,都会下意识地翻开第一页,然后一页接一页地往下阅读。
这样的阅读方式可能只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睡眠质量,有效治疗失眠。
或许,你原本阅读的目的是希望提升自己的理解力。
但是,书中那些理论、概念和专业名词,每一个都让自己头大。
还有那些不合时宜的案例,有的压根就没有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反而让我们看得更加糊涂。
或许你曾想要放弃,但你会一遍遍说服自己,告诉自己这是一本好书,我得看完它。
比如,那本豆瓣评分8.2分,广受好评的《金字塔原理》,有多少人是强迫自己全部看完的?
这种被动性的阅读,究竟能对提升理解力起到多大帮助,也只有自己才会清楚。
1
五个部分概况全书内容,理清全书脉络
其实,任何一本工具原理类书籍的作者,写作时都会下意识地遵循着一种写作逻辑。
所有工具原理类的书籍内容会包含五个部分,将它们找出,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阅读,会帮助你轻松地理清全书脉络,更高效地阅读。
这五部分分别是:问题 → 结论 → 定义 → 理由 → 行为。
1、问题是作者写书的出发点。
问题也是作者写书的动机,问题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重点在于解决对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比如可以运用《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提高效率,运用《正面管教》改善亲子关系,运用《责任病毒》增强职场能力等等。
第二类重点在于揭示存在却未被注意的问题,比如《思辨与立场》暗示了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则很难做到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问题,《反脆弱》说明了我们会因生活的不确定性而承担损失。
问题的好坏同样决定了一本书的价值,评判一个好问题的标准有两点,首先它必须是真实存在并亟待解决的,其次必须它对于多数人都是适用的。
2、结论是作者对问题的解答。
结论也是作者写书的目的,它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观点,一本书的所有章节,都是围绕结论展开的。
读懂一本书,与作者平等对话的前提,首先要通过找到书中结论的部分,清楚作者在说什么。
好的结论是能够产生共鸣的,在阅读时,如果对一个结论有感同身受的认知,那这本书就是你真正需要的。
3、定义是作者对结论的提炼。
定义总是紧跟着结论出现,当作者抛出想要表达的结论后,会使用一组名词或一个概念作为提炼。
作者常会使用一个独立的章节向读者进行总结性说明,它的作用是让结论更容易被记住和复述,它会代替结论在书中大量出现,甚至你可以从书名中找到它。
4、理由是作者对结论的解释。
为了阐述结论的意义,案例验证、统计数据、实验结果等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
你会在所有工具原理类的书籍中发现这些信息,它们不仅可以论证结论的重要性,也是在说服读者接纳并相信作者的结论。
书中使用理由的数量往往和大众对于结论的接受程度成正比,越难以被接受的结论就需要越多具备科学性、大众性的理由。
优秀的作者,也会采用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的理由进行论证。
5、行为是对结论作出的动作。
工具原理类的书中,对于行为的说明是所占篇幅最多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干货”。
基于结论,作者会设想一个希望读者达到的理想状态,并为了帮助读者作出改变,作者会在书中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具体的实施流程。
理论上讲,只要按照作者提出的方式或步骤进行实践,我们就可以改变自身现存的某项缺陷,我们也可以通过可实施性、便利性、合理性来衡量行为的优劣。
2
三种方式筛选全书重点,让阅读更轻松
在了解了工具原理类书籍必备的五部分后,如何让阅读更轻松,就需要具备筛选全书重点内容的能力。
我们需要清楚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辅助性、扩展性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分配阅读时的精力。
现在为大家提供三种筛选重点内容的方法。
第 1 种:先弄清问题是什么
先弄清楚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解答什么问题,会帮助我们快速锁定重点,因为结论是作者对问题的解答。
当我们清楚问题后,就更容易找到结论,然后可以寻找能够支撑结论的理由,从而帮助我们梳理清楚一本书的框架。
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正式阅读前用十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一遍全书。
很多人认为速读并不靠谱,因为很少有人具备一目十行,短时间读完一本书的能力。
当然我也没有,所以速读的窍门就是在快速浏览时,只需关注全书的目录、大标题以及小标题三个部分。
多数工具原理类书籍的会直接使用问题作为一个章节的标题,一般会出现在前言或全书的第一章内。
比如《刻意练习》,这本书的前言是——天才存在吗?或许存在,但一定是小概率的。
作者的答案也一定是否定的,否则这本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那么我们可以先简单地理解为,《刻意练习》的问题是:如果天才并不存在,如何解释一些人会比其他人更优秀?
确定问题后,开始所有标题的快速浏览。
你或许会注意到第四章黄金标准的第二节——最杰出的人练习时间最长,这似乎刚好回答了作者提出的问题:有些人更优秀,因为他们一直在进行长时间练习。
我们可以暂时先将它作为作者的结论,同时将第四章作为本书的核心。
得知了结论,可以再尝试去寻找支撑结论的理由,可以依据标题想要表达的内容是否能与结论产生关联,来评判理由的真伪。
比如《刻意练习》第一章——有目的的练习,正好是对结论的说明:成为杰出的人不能瞎练,必须有目的练才行。
紧接着第二章第一节是——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结论没有产生关联,可以先不去理它。
之后的第二章第三节是——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这些是实现结论的前提条件:在舒适圈里再怎么练习都没用,必须先走出去。
第三章节是——心理表征,或许你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那么暂时也不理它。
第五、第六章节是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从标题能看出,它们是结论所产生的行为。
至于第七到第九章节,几乎和结论没有太大关系,可以直接将它们忽略。
最后再快速翻阅一到六章节的所有小标题,第三章第三节——心理表征是什么,其中一个子标题是“刻意练习包括创建心理表征”。
即便还不清楚什么叫心理表征,但这个标题看起来像是实现结论所需要的环节,所以也将它纳入阅读范围。
通过对《刻意练习》标题的速读,即便还没有开始阅读,就可以简单将作者的结论概括出来:那些更优秀的人,更善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圈,并长期坚持进行有目的的刻意练习来突破自我。
同时,也可以对所有章节的重要程度有了大致判断,如果时间有限或只需要了解概念,仅阅读前四个章节就够了;如果还想知道具体应用的原则,再加上第五、第六章节的内容。
这样我们在开始正式阅读时,就可以更好地分配阅读时间和精力。
如今,有一些更便捷的途径帮助我们分辨一本书的重点,比如可以选择参考该书的优质评论和思维导图、或市面上数量众多的讲书栏目。
第 2 种:查找思想在哪出现
也有一些书,标题写得很模糊或者概念性很强,完全无法理解它想表达什么。
或者有些作者根本不重视标题,比如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原著和早期译本是没有任何文字性的标题,段落的分隔都采用数字代替。
遇到类似情况,可以使用第二种方法,通过全书的中心思想找到重点。
中心思想是一种声明,是作者在表达他对某件事的判断,它一般会出现在特定的位置,比如全书的开头或结尾。
有些作者写书喜欢开门见山,一开始就说出自己想要证明的东西,另一些则喜欢在结尾处概括总结,所以可以在正式阅读前先浏览书的前言或最后一个章节。
像《人生的智慧》,作者在第一章前言的开篇就写道:本书中所说的“人生的智慧”的含义,完全是形而下的;这里的“人生的智慧”指的是这样一门艺术,那就是如何尽可能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
我们通过这段内容猜到这本书的主题是与幸福有关,可以问自己几个和幸福相关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幸福地过一生、如果才能改变不幸的状态等等。
当阅读时发现了能够解答自己疑惑的内容时,也就说明你找到了这本书对于你最重要的内容。
而且,带着问题阅读,也是从被动的阅读者向主动阅读者的转变。
第二种方法也有便捷的途径,现在很多译者也会在译者序中直白地告诉读者该书的中心思想,甚至会帮助读者梳理全书脉络框架。
第 3 种:用提示词提炼重点
如果一本书的作者不仅标题结构混乱,也无法从前言或结尾处提炼出中心思想,可以使用第三种方式,通过书中重点语句提炼全书最有价值的内容。
无论是交流还是书面表达,一般重点信息前面常有提示词来引导,就像看视频时,各种名场面前都会有弹幕提示前方高能一样。
当看到以下这些提示词时,务必提高警惕,因为在它们后面出现的往往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重点。
提示词包括:因此、表明、所以、由此可知、因·此可以断定、重点是、由此证明、告诉我们、实际是、本质是……
与此相对的是,有些信息几乎会出现在所有的书中,但都不会成为一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比如,作者在书中提供的案例和证明、一些相关的数据信息、特殊名词的定义、背景材料信息等。
现在很多出版社为了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会将书中提到的重点语句进行字体加粗或用其他颜色进行区分,这些内容也要关注。
通过上述三种方法筛选出重点,有助于帮助我们啃下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籍。
当然,本文涉及的内容都是“术”,而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和阅读速度的“道”,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多领域、多学科的书籍,不断扩充自己理解力的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