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

公元前121年,汉匈全面战争的巅峰时期,霍去病封狼居胥,汉武帝赏赐豪宅美女,霍去病留下豪言壮语“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1937年,淞沪会战。月浦一役,日军攻势未减,而我军弹尽粮绝之时。一介书生出身的郭汝瑰师长留下遗言“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穿越2058年的历史长空,炎黄子孙无数次为生存而战,而每到危急存亡之时刻,总有一个背影挺身而出,替我们撑起这个诺大的国家。这个背影是谁?是北逐匈奴的霍去病,是视死如归的郭汝瑰,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杜甫,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陆游,也是千千万万长城内外,为了民族生存而埋骨他乡的孤魂白骨。

家是什么?家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家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家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家更是,车零零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哭声直上干云宵。纵使声泪俱下的不舍,纵使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纵使边庭流血成海水,我们这个民族,依然有诗人、有将士、有千万人的丈夫、爸爸、儿子,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只要我们还在,家就还在。

家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日寇压境,各族人民、党派、阶级,都摒弃成见团结起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自齐桓公始,便诞生了“尊王攘夷”,抗日战争则再一次证明了我们无论内部有多深的裂痕,面对外敌,我们依然能够填平心中的不平,共御外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记得。

自中华民族诞生之日起,家与国便凝结在了一起,家事国事天下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保家卫国,国仇家恨,家与国总是成对出现。家即是国,国即是家。杜甫说,“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那些埋骨他乡的将士啊,你们安息吧,你们守卫的国还在,家就还在,在中华大地上,处处都是你们的家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小我就喜欢看电影,机缘巧合下在高中接触了传媒,恶补了许多部电影。虽然最后遗憾的放弃了传媒这条路,但我并不...
    幸得东风顾阅读 287评论 0 1
  • 我从来不会因为某个影片而刻意去电影院,大多都是跟随几个要好的朋友去看看,有啥看啥。今年第一次走进电影院也...
    Nigvictor阅读 560评论 0 3
  • 昨天下午,我去看了八佰。而且,我还是让我父母和8岁的大儿子都去看了这部电影。老得小的都说好。我自己感觉也很不...
    陈雨寒眼阅读 324评论 1 6
  • 夜莺2517阅读 127,773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6,991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