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听新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偶得。
是日,同好一行前往元荡。行车途中,大家谈兴甚浓。阿成聊及粮食话题,并抛出一个宏大的问题,即曾经的农业大国,为什么能实现粮食连年丰收不愁吃。
东哥谓之进入工业大国了,有钱买全球。我把新闻里听到的“中国人的饭碗里要装中国粮”复述了出来。
由粮食安全,谈及开天辟地的大事——取消农业税,再返至话题的由来——为什么粮食自足。
我立马想到的是卫星,科技助力,功不可没。阿成胸有成竹,自问自答,曰:种子。是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精心研究培育良种,亩产得提升,粮食得丰收。这是关键之基啊。
今晨耳得之声,让我灵光乍现,恍然大悟,仿佛打开了尘封的“匣子”。
于是,阿成之问,答案来了。曰:良种(兹不复赘),良田(如北大荒黑土地),良技(卫星监测、无人机植保、收割机等),良法(轮作、滴灌等)。
噫!接近于正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