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那片秋

那年秋天,想与人相伴看枫叶。于是,去了一趟韩国。


等着坐飞机出发!

红眼班机上那无眠的夜,熬过了!
眼前是雨后初晴的天空,
还有韩国松岛中央公园的 “三只碗” (Tri-bowl)。

顾名思义,组成 Tri-bowl 的部分如同三只碗。这是一个复合型文化空间。地下1层与地上3层总面积2700平米,设有艺术表演中心、多功能厅,还有数码图书馆。
  因为 Tri-bowl 周边被水域所包围,所以看起来就像整个建筑物漂浮在水面上一样。“三只碗” 分别代表了商务、休闲和物流,也是仁川(尤其是仁川新城)所发挥的最主要的三种作用。
(摘自:沪江韩语转载朝鲜日报



仁川的中央公园

▲ 仁川中央公园的三只碗 (Tribowl) (1)
▲ 仁川中央公园的三只碗 (Tribowl) (2)
▲ 仁川中央公园的三只碗 (Tribowl) (3)

以遠方的高楼為剑,刺破天幕
讓一縷光明,漏向人间
熹微,且摄下
興許能留個永恒


▲ 远处高楼是 “庆源齎大使酒店”


静静地
它顶着层云重压
色彩于是
逐渐消融
仿佛只剩黑与白


▲ 远处高楼是 “庆源齎大使酒店”


秋雨洒后叶红
向湿处迈步
又见高楼蓝天


▲ 那座高耸的大厦名为G塔,是韩剧“太阳的后裔”的拍摄场地之一。



童话村

韩国仁川市有这么一个区。


名叫“童话村”。
韩国观光公社这样介绍它:

松月洞童话村是2013年作为居住环境改善事业建设的项目,以世界名作童话为主题设立造型物,给整个村庄赋予了特色。随着多萝西路、小红帽路、传统童话路等11个主题路的建成,村庄成为游客们纷至沓来的旅游名所。
(摘自:韩国观光公社

它的入口长这样:


▲ 童话村入口(本图取自韩国观光公社网页)


▲ 童话村入口旁的燕京大饭店(并非中华街上那家)


▲ 等!他们都耐心地等 ... 等人 ...(因为旁边小巷尽头是洗手间)



▲ 这座宅子藏了好东西。再往前走几步,在大门处便可看到(请看下图)



▲ 就是这两只可爱的长颈鹿(模型)



▲ 凌乱的电线下,是可爱的壁画和装饰。



▲ 静静地坐着,等着... 等游客来一起拍照。



▲ 清洁工人开着颇有童话感的小车,沿街清理垃圾。有点像“背着书包上学堂”的读书郎。

小嘛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
(摘自"读书郎"歌词)


童年,大都是幸福的。除了上学念书,就是玩。
然而,渐渐长大,可就不一样了 ......


▲ 他走过的路,色彩缤纷;那是童年!他前面的路,看不见了;那是成长!
所以,他小心翼翼 ...


可惜,纵然小心,仍旧岁月催人 ···
匆匆半生,冉冉夕阳,悠悠我心!


▲ 头戴渐稀的青丝,背负生活的担子,装上仅剩的童心,也来闲逛童话村。(其实目的地是:小巷尽头的洗手间)



▼ 小巷尽头的洗手间



炸酱面博物馆

人生离不开吃,国人更深信 “民以食为天”。
因此,大量输出“吃货”和他们的至爱食品,都是意料中事。

比如炸酱面,据说,韩国的仁川市开埠不久,山东人便把炸酱面带到这里,之后落地生根,演变成今天的韩式炸酱面。人云亦云,信不信由你。


▲ 炸酱面本是劳苦大众的食品



▲ 一个面摊,数名食客,席地而坐



▲ 逐渐登上大雅之堂



▲ 各色人等,都爱上了它



▲ 炸酱面制作 (1)



▲ 炸酱面制作 (2)



▲ 炸酱面制作 (3)



▲ 面是假;人是真!




月尾岛文化街

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的介绍,月尾岛文化街应该颇有“看头”。

月尾岛距离首尔不远,交通方便,利用周末时间前往月尾岛游玩的游客非常多。

月尾岛上设有咖啡厅、生鱼片店、餐厅等便利设施。[...] 岛上共有50多家生鱼片店精心为游客做出一道道鲜美的海鲜料理。

月尾岛长达1200米的文化街 [...],处处充满艺术氛围。这里的公演通常是随到即演,街头画家也会即兴为游客作画。

(摘自:韩国旅游发展局

然而,在非假日、非旅游旺季的十月某个星期三正午,这条文化街是这样子 ...


▲ 几乎无人的月尾岛文化街


其实,月尾岛也是朝鲜战争的胜败关键之一。

1950年6月,韩战爆发。8月,北朝鲜军将南韩军击退至韩国最南端的釜山一带,并攻占了韩国九成土地。南韩政权,危如累卵。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队登陆仁川港,进行奇袭,反击北朝鲜军,将形势逆转。当时的登陆地点,正是在月尾岛一带。


[以下照片取自:知乎]


▲ 仁川登陆作战示意图



▲ 四艘坦克登陆舰在 [...] 红滩卸下人员及装备



▲ 美国海军陆战队 [...] 在登陆红滩后(9月15日)正爬越海堤



▲ 韩国国军第2师第17团登陆月尾岛


(以上照片均取自:知乎



今天的月尾岛经过填海,已不大像海岛。不过,文化街上还能看到一些有关仁川登陆的纪念设施。

然而,战争,是毁灭,是伤痛!值得记念的,到底是甚么?

在战争中无辜受累者,又有谁记得他们?

正如元朝张养浩在《潼关怀古》所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黎民百姓唯一可做的,也许只有独坐沉思而已。


▼ 往事不堪回首;前尘惟剩独对!老人家,您在想什麽?

▲ 海边高柱,是记念联合国军队于仁川港登陆的事件。




奥林匹克公园

片片红叶,朵朵娇花
环侍围绕,陪伴着它
夕阳影里,斜坡上下
满眼所见,全都是花

这 ... 就是 ... 我所见到的 ...
奥林匹克公园


▼ 片片红叶


▼ 朵朵娇花


▼ 环侍围绕


▼ 陪伴着它


▼ 夕阳影里


▼ 斜坡上下


▼ 满眼所见


▼ 全都是花



水原华城

水原华城位于京畿道水原市,是朝鲜朝后期的代表性城廓。[...] 水原华城于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水原华城是朝鲜第22代王正祖大王为悼念父亲 [...] 而建。[...] 建造水原华城虽然也有军事目的,但政治和经济目的更为突出,也体现了正祖大王对父母的孝心。

水原华城周长5,744米,面积为130公顷。东部地形平坦,西部则由平地逐渐延伸至八达山山区。城内原有48座建筑 [...] 可惜其中大部分毁于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乱。如今,只有4座建筑幸存于世。水原华城城墙至今仍保留着初建时的原貌[...]。

(摘自:韩国 “文化财厅” 网页)


▲ 入口处附近 (1)



▲入口处附近 (2)



▲ 演武台



▲ 城墙外的杮子 (1)



▲ 城墙外的杮子 (2)



▲ 城墙外的杮子偷窥城内 (1)



▲ 城墙外的杮子偷窥城内 (2)



▲ 远处城堡是某教会建筑物



▲ 一树孤军 独守空城



▲ 相伴出关




马耳山塔寺

马耳山塔寺位于全北镇安郡马岭面东村里,从镇安邑往南不到 4 公里处,因山上有两块极似马耳的巨石而得名。
(摘自:韩国旅游发展局网页


▲ 马耳山 塔寺


在马耳山半山腰有很多石塔巍然耸立,这些石塔形态各异,完全按照石头原貌不加任何人工雕凿而砌成。原有108 座,象征着佛教中的108 种烦恼,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仅存80多座。
(摘自:韩国旅游发展局网页


▲ 马耳山半山腰的石塔 (1)



▲ 马耳山半山腰的石塔 (2)


马耳山石塔大约建于1884 年至1914 年,是一个叫李甲龙的传奇性人物所建。
(摘自:韩国旅游发展局网页

李甲龙1860 年生 [...],25 岁时入马耳山修行。他在猛兽和毒虫横行的荒山上以野果充饥、以木屐为履,出没在陡峭的马耳山,隆冬严寒中穿着单衣,独自开始垒建这108 座石塔。

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白昼搬运石头,夜晚诵经修行,30 多年致力于石塔的修造。建筑石塔的材料大部分取材于马耳山方圆12 公里内的石头,只有那些巨石是他周游全国各地时采集回来的。
(摘自:百度百科


▲ 马耳山石塔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同样大小的数十块石头砌成的单线塔,另一种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先砌一座宽宽的底台,然后在上面再砌金字塔型的石塔。[...] 石头之间完全不用粘合剂或进行类似处理,完全看不到两块外形相似的石头,也看不到为便于修筑而对石头进行过任何人工斧凿或黏连的痕迹。
(摘自:百度百科



▲ 手拈红叶,开心;佛看人间,慈祥



▲ 叶红伴绿,天蓝更清;人少且寂,鸟静还喧



▲ 那亭,戴了蓝帽子,在水面闲坐,把天都映成蔚蓝



▲ 天蓝得刺眼。那树,伸出枝叶,想遮挡一下,才发现,枝叶已稀疏。秋,真的到了!



▲ 金塘佛寺,银杏秋色




全州韩屋村

全州韩屋村一带,开了很多出租韩国传统服装的商店。以下照片,均摄于全州的韩纸街和太祖路上。


▲ 我是韩服,站在门外,静静等待 ...



▲ 夕阳下,我等待,何日君来,穿我同游,韩屋村内



▲ 你来了,却漠然走过,只轻轻一瞥,久待的我。但我是韩服,艳丽如初,而你竟不顾,我叹奈何!


其实,租用古装韩服的人很多。太祖路上,随处可见。


▲ 全州太祖路上的古装人 (1)



▲ 全州太祖路上的古装人 (2)



![

▲ 全州太祖路上的古装人 (3)



▲ 全州太祖路上的古装人 (4)



▲ 全州太祖路上的古装人 (5)



▲ 全州太祖路上的古装人 (6)


全州太祖路上有“庆基殿”。本应入内逛逛,无奈匆促,只好过门不入。

庆基殿位于全罗北道全州市的全州韩屋村内,是韩屋村里的代表景点。庆基殿 [...] 是为供放朝鲜王朝开国之君李成桂的遗像于1410年修建的。1597年因壬辰倭乱庆基殿遭到损坏,现存建筑是1614年重建的。
(摘自:韩巢网


▲ 庆基殿入口



▲ 庆基殿外,闲话桑麻的人。



▲ 庆基殿外走过的古装人。


庆基殿斜对面有一座西式教堂,名为“殿洞天主教堂”。

“全州殿洞天主教堂”是为了纪念韩国殉教者于1914年修建的天主教堂,[...] 是韩国西南部规模最大、最美丽的西洋建筑。[...] 被誉为韩国最美的西洋式建筑。
(摘自:韩巢网

▲ 全州殿洞天主教堂



内藏山

韩半岛八景之一的内藏山国立公园尤以秋天的枫叶而闻名。[...] 一到秋天满山映红 [...]。而游览路线主要以国立公园内具有1500年历史的内藏寺和白羊寺为中心。

国立公园北洞附近的内藏山入口处有一条被50-200年树龄枫树覆盖的枫林隧道。走在枫叶满地的小道,感受秋天微凉却又清新的气息,是多么让人陶醉的事情。

而内藏山一带生长旺盛的褐色栎树、红色枫树和黄色榉树就像是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让人沈醉。
(摘自:韩国旅游网


▲ 入山收费处所挂的欢迎横额。未知是否因为中国限制国人访韩的政策,令中国游客大减,才挂出这条横额,以示友好。(韩国让美国在境内安装导弹防御系统,其覆盖范围及于中国。中国认为这是韩国对华不友善的行为。)



▲ 为枫而来,入山初遇,岂能不照!



▲ 幽深尽处是“枫”狂



▲ 幼枫初长,探过围墙,想摸摸屋檐



▲ 如火烧山林;似染朱涂丹




红在树梢邀天宠

(在树顶的红叶)


▲ 红在树梢邀天宠 (1)


▲ 红在树梢邀天宠 (2)


▲ 红在树梢邀天宠 (3)


▲ 红在树梢邀天宠 (4)


▲ 红在树梢邀天宠 (5)


▲ 红在树梢邀天宠 (6)



红在水边伴温柔

(在水边的红叶)


▲ 红在水边伴温柔 (1)


▲ 红在水边伴温柔 (2)


▲ 红在水边伴温柔 (3)


▲ 红在水边伴温柔 (4)


▲ 红在水边伴温柔 (5)



红在林间意幽幽

(在林间的红叶)


▲ 红在林间意幽幽 (1)


▲ 红在林间意幽幽 (2)


▲ 红在林间意幽幽 (3)


▲ 红在林间意幽幽 (4)


▲ 红在林间意幽幽 (5)


▲ 红在林间意幽幽 (6)


▲ 红在林间意幽幽 (7)



林间树下悟菩提 岂复红尘一路迷

▲ 林间树下悟菩提

▼ 岂复红尘一路迷


结语

有人说:所谓旅游,只不过是从一个自己熟识的地方,跑去一个不熟识的地方而已。

可是,很多人都乐此不疲。网上更曾流传一封辞职信,辞职理由只有十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当时议论纷纷,更有人認爲:旅游就必須 “说走就走”,才顯出豪迈、洒脱和坚决。

不過,對我而言,旅游只是对身边事物都不感兴趣,无聊透顶时才去做的事。又或者是为了能与喜欢的人,长时间朝夕相对,耳鬓厮磨而进行的勾当,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次秋游,纯属后者。

花了五天时间,从一个自己熟识的地方,跑去一个不熟识的地方,拍下很多明知不会再看的影像。然后 ......

然后又心有不甘 ......

于是挑出部份照片,强行挤出种种感想,配在照片上,希望自己能够记住那片秋

那是十月 ...... 我来了 ...... 我看了 ...... 又走了 ...... 只剩下记忆

~~ 全文完 ~~


上一篇:人生自助餐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8月的一个周六,我独自一人将护照放进行囊,开启了这段奇妙的旅程。 (部分地名使用韩文标记) 2017.8.12 首...
    Wkdwlaud阅读 3,313评论 0 1
  • 今天礼拜四乐,天气很好 今天给大家科普下韩国得交通篇吧 1、首尔地铁简介(认识首尔地铁) 首尔地铁是世界前五大载客...
    Doris2426阅读 426评论 0 0
  • 九月中旬,我第二次跟随以原广东省军区一九七医院老战士为主体的团队外出旅行。此次旅行的观光游览地为:沈阳、延...
    潮汐01阅读 737评论 0 1
  • 前言 《四柱特训班讲义》一书,是笔者根据2003年春举办的四柱特训班讲课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它是以《四柱详真》...
    小狐狸娃娃阅读 12,431评论 1 29
  • 2020年奥运会将在在东京举办 奥运会不仅是全世界人民的运动狂欢会 更是主办国家文化、精神的宣传 日本一家和服店的...
    上海范儿阅读 1,40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