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里又有朋友提及“老外滩”的概念,觉得还是有必要在给大家解释解释。
一、什么是外滩
宁波没有“外滩”概念,因为“外滩”是上海方言指称的上海地名。在上海的地名习惯里,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下游叫作“外”。黄浦江在进入陆家浜出口的地方形成一个急弯,上海人就习惯以陆家浜为界,把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又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外黄浦滩”,或称“外滩”。辛亥革命后,外滩这个名称慢慢成了上海市民的一种共识。这个外滩一般是指从北京东路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黄浦江西岸道路,全长1300米。现在开发的向北延伸至黄浦路,称为北外滩;向南延伸至南浦大桥,称为南外滩,全长4000米。
查遍宁波近代以来所有文献,只是在《鄞县通志》《工程志》中上世纪三十年代鄞县政府工程科的一份文件里有出现“外滩”字样,具体指代是否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老外滩”区域,并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在“老外滩”商业化被开发之前,宁波无论官方、民间都不会用“外滩“来指代今日所谓“老外滩”区域。
所谓的Y-town……笔者确实不太了解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不过,您要是了解了清末以来江北区域的历史,就会知道江北岸跟宁波其他区域比较而言,真的没啥资格叫做“town”。
二、如果原来不叫“外滩”那么今天的“老外滩”叫做啥?
要说清楚江北,最大的问题是姚江水道的变化。
在1958年因为姚江大闸建设而改变那一带的余姚江水道前,江北几乎是一个被一面甬江、两面姚江包围着的狭窄的三角形状的半岛(今新马路—西草马路以北皆为沿江),只是在东草马路东北处与原镇海县相连。
当然,这个江北与今日行政意义上的江北区并非同一概念。
当时的江北岸因三面环以咸水江,腹地狭窄,又无丰富淡水资源,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并未有较成规模的开发利用。清末宁波开埠后,该区域得到迅速发展。有特色的是,其开发建设均与岸线相关。因为码头和临港机构众多,其建设格局深受这种开发模式影响,因此主要道路均沿岸线进行建设、推进。比如西侧沿余姚江岸线(旧称后江沿)有槐树路、桃渡路;北侧沿姚江有草马路、正大路、新马路等等。而这其中最早开发的,应该是今扬善路东侧尽头甬江岸线的区域。
这一区域的岸线是清末外人最早开发的地方,因此被命名为“洋船弄”,这一名称后来演变为今天的扬善路。到20世纪初,随着各国(包括国内企业)沿着甬江布置码头,交通需求变得强烈。1898年,工程局成立后,以码头捐收入在江北岸修筑一个长达数百米的码头,并对沿江堤岸与街面马路进行整修。其中沿东侧甬江岸线(旧称前江沿)最靠近甬江的第一条路叫外马路,当时集中了报关行、洋行、银行及服务于港口的各种机构等办事机构,相当于港口区;往西第二条路叫中马路,相当于消费区,主要服务于来往的船商和从事海运的流动人员的生活消闲,有饭店、酒楼、诊所、娱乐场所、百货店等;后马路,部分与今天的人民路重叠,是生活居住区。
因为整个江北城市功能和人员集聚的区域都是沿着三面江岸(东岸最重要)分布的,所以这里称为江北岸。请注意,这个北字不是正常的宁波话里的入声,而是变音为为(bong,去声)。
三、该区域历史遗存的价值评估
“老外滩”为名的商业地产咱不好评价,仅就自己的老本行遗产保护而言做一个简要评价:
本区域历史遗存主要为港口码头和近代历史建筑。
江北岸开埠,以洋船弄(今扬善路)东首滨江的“李家衜头”发轫,百年之间取代江厦码头,成为宁波近代最为繁荣的对外港埠。尤其是沿甬江排列的外马路、中马路、后马路之间,是宁波近代最为主要的对外航运和贸易区域。其间四明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林立,沿江美商“旗昌”、官商“招商局”、英商“太古”、法商“立兴”、本地“宁绍”等航运企业及其码头密布。
该历史建筑以近代建筑为主,包括有天主教堂与外马路历史街区、戴祠巷近代建筑群、德记巷近代建筑群、槐树路近代建筑群、新马路近代建筑群等。其中除了一些近代民居之外,还有江北天主教堂、巡捕房、邮政局、仁济医院、浙海关旧址等反映近代对外贸易、市政服务的重要公共机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