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禁止转载!禁止剽窃!请互相尊重!
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虽,连词,即使。其事,指对方所言之事。微,微小之处。类,类别。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为:即使对方所言之事不是我当前所欲探知的,我也可从对方及其所言之事的微小之处推知所欲探知之事的类别,进而得实情。
关于这句话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第一,“见微知类”和“见微知著”有区别,虽然很多地方都将二者视为相同。见微知著广为人知,意思为:从当前事物发展的状态的微小之处预知该事的发展趋势。
趋势就是前文所说的事的走向,前文说过,从事的开始到结束有很多节点,每个节点可以分出事的两个走向。从事的开始到结束有多少个节点呢?无数个。
因而,事的发展有无数种可能,每一种可能都是一种变化,前文多次说到的审变化就是希望你能推知事发展的每一变化(=每一可能=每一趋势=每一走向)。
然而,前文也说过,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其中的一个变化对你来说都可能难如登天。
但幸运的是,理论是对现实的无限简化,现实中,无限多的条件已经既定,事的发展只有限种可能,这些可能中的绝大多数由于无限多的既定条件限制,导致它们都会从某一个或者某些节点经过,这就是趋势。(本文及后文用“趋势”一词来描述“在既定条件限制下,有限多的可能都会呈现同样的结果”的现象,因而在下文及后文中,趋势≠走向)(因而,要改变趋势就要更改既定条件,要事走到想要的结果,就要添加限制条件。)
更为幸运的是,在这些无限多条件的限制下,事的发展过程中某些节点走向在不同的事中是一致的,不用去从当前事发展的状态的微小之处推知走向、趋势,可以“鉴古知今”而预知。
可惜,即便如此,这也有无数的一致走向,因为事实在太多了。通过学习总结和经历总结(你不是生而知之者,你不能凭空推知),你能把握到其中的极小的一部分。
你根据自己的总结对事做出了类别之分,对事中之人、事中之事、事中之物做出了类别之分(需知之事)。如果对方说的事甚至仅是事的某一微小之处恰在你的需知之事内,你便可知道在微小之处呈现之前发生了什么,从而得实情。这就是见微知类:从当前事发展的状态的微小之处类知事的发生条件。
简而言之,见微知类是从现在类知过去,见微知著是从现在预知未来。
第二,“见微”和“类”是“知”的前提条件。
看见(不仅是用眼睛看)事物的微小之处是一种能力,将通过感官看见事物微小之处的能力谓之“观力”,前文所说的听对方言辞的能力就是观力。观力是得情的最基本的能力,需要不断的锻炼。
驱使你不断锻炼观力的是总结,总结的对象是通过观力获得的信息,总结的结果便是类,你对同一类事的总结越来越多,就构成了你对此类事的知识体系。
人的一生需要不断的总结去认识人事物,或者从自身的经历中总结,或者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总结。驱使你不断总结的是学习,什么可以驱使你不断学习呢?
第三,这句话和原文上一句“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对应。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M]
[2]许富宏.鬼谷子研究[M]
[3]郑杰文.鬼谷子奥义解说[M]
[4]陈蒲清.鬼谷子详解[M]
[5]刘君祖.新解鬼谷子[M]
[6]王洪武.鬼谷子汇解[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