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可谓近代士人典范。余读《家书》已数月,每每翻阅,自有跨越时空、聆听品味之感。以至于灵通处,恨不能面叙圣贤。
传教诸弟之语,诚恳、务实,切于细小之处,涵有道德仁义。百般回味,甚是受用。谓友人冷暖关怀、逆顺有助,不以富贵贫贱作分。敬父母严守孝道,跪禀万安。嘱子侄谆谆有诲,万无严厉。
随卷所思,读之愈深,心愧愈久。圣贤智慧虽不能尽为我用,却也入眼进心,然竟不能学之十之一二。于友不能常关怀,于弟不能多耐心,于家不能多沟通,此尽数为愧也。
为官者,当以尽职尽责为第一要义。守正道,干正事,做正人,当为本心,除此本心,万般皆误。世事又常不遂人愿,人人又不常得心,以致你我勾心,两两斗角之事不绝于耳。又如曾公所悟,“能柔非柔,至刚无刚”,是智慧本源,然不为多数人所领。不争,乃大争。
圣人之心常在,人人皆可为圣贤。品读圣贤智慧,自我寻找前进方向。正视我与外界之联,造就自我愉悦天地。强内修炼,喜怒隐于形,达内圣外王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