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曾经做了5年的图书出版人,以挑剔著称。出于编辑的职业病,我们拿到一本书,条件反射会以一种『上帝视角』审视这本书。当然,也因此会错过一些好书,比如那些看起来就很鸡汤的书。像这本《精进》副标题: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广告语:这本书有可能重新定义经典。
看到这两句话,我的白眼差不多就要翻到天上了。『一定是鸡汤,正确的废话,用了个看起来高级的词来包装』——这是挑剔编辑如我,内心里对它的定位。
上@彭小六的速读课,原本读这本书只是为了交作业
当初买这本书,是因为它是我好朋友老齐做的,加上它真的很火。但买来一直没仔细看,挺厚,没什么图,语言也没那么有趣,就放起来了。是的,虽然已经3年不在图书圈,但编辑的职业病淫威尚存:没那么容易相信一本书。
重新拿起它,是因为参加了@彭小六的知识管理课程,第一节课『速读』,为了交作业,我从书架上顺手拿了这本书。
速读课程要求我们带着问题去浏览,并快速看下这本书有哪些值得读的章节,把它标记出来,再精读重要章节,其他章节略读或不读。
同样为了交作业,每天晚上家人睡下,我一个人蜷在客厅的沙发上读它。共耗时3个小时。
因为是专门去挑自己不理解或者没见过的观点去看,所以会看得特别投入,比之前拿到一本书从头到尾,一章一章读下去,要有趣得多。顺便说一句,这也是我上彭小六的课程的最大收获,带着问题去读书。以及,每天很多人在微信群打卡,真的是极大的督促。
我对《精进》的喜与厌
我算是读过很多鸡汤的人,当然我读的都是干货类鸡汤,不是『女人一定要活在当下』这种浓醇鸡汤。但是,不得不说,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地方戳中我,『啊,原来是这样,跟我某个隐约的理解好像』『哦,竟然可以这样理解,确实角度很独特,值得一试』。这大概是我读这本书的两个主要感受。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对一些『时间』『学习』等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有着超出你预期的理解和分析角度,而我对照发现,身边那些牛人,大概就是这样做的,只是他们从未透露,或者说已经固化在他们的思维里,不觉得有什么异样。这大概就是牛人与庸人的区别。比如学习也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学会如何学习。这一点在我之前一个90后同事身上,就有过深刻的感受。那个同事,现在已经是一家靠谱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了。
作为编辑我也挑剔它一下:我不喜欢它太多地引经据典,几乎达到了两三页就要引用一本书的程度。我觉得它稍显炫耀,有的地方也不那么自然。可能是作者为了掩饰自己,或者证明自己?总之,我佩服他读了那么多书,佩服他知道写作的好的套路,但我不喜欢。
接下来,我将把在这本书中看到的让我有『哇』的惊喜的点,摘录下来,跟大家分享。如果你没读过这本书,或许可以只读我这篇文章,毕竟,这本书编辑已经帮你挑剔过了。
这7副药,拿来治愈我们『平庸的人生』
(大部分都是自己的理解,不是直接摘抄)
1.郑重而严肃地对待『时间』,不仅仅是『珍惜此刻,活在当下』那么简单。
1)向自己提问,5年后你希望自己什么样,10年呢,一辈子呢?如果你不曾真的有规划地做些什么,并尝到『成就感』这种东西,那时间就是白白浪费了。
2)少做短期收益明显的事情,多做半衰期长,即有长远效应的事。
3)工作要快,生活要慢。重要的是,你有节奏地支配,而不是随时葛优瘫。
4)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2.选择不是抓耳挠腮之后的一拍大腿,而要经过缜密、有逻辑地思考,且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后天训练。
1)选择太多,无从下手,你需要进行详细、有逻辑、缜密的拆分和分析,而不是一团乱麻地东想西想,东问西问,然后一拍大腿。
此处书上有详细的方法,因为我个人在逻辑性这块还不错,所以不用细看,如果你觉得自己逻辑思维差的,这部分可以详细看看,59页。
2)重新选择,但不用全部推倒重来。不必因为要第100次『重新振作』就抹杀『过去的自己』。你无法洗心革面,只能修修补补。相信所有的经历,都可以互联链接。就像我曾经潜意识地很想跟过去5年的出版人经历彻底再见,莫名其妙,但是后来发现,当它与我现在做的事情产生链接,会有奇妙的化学反应。你的所有经历,都是未来链接的资本。
3.马上行动,因为你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1)我们老家有句话:娶媳妇盖房,不等余粮。就是说在很多人生大事上,谁都无法完全做好准备再开始。小事也是如此,所以,先开始!马上开始!即刻开始!这是最好的做法。所以『三思而后行』在有些方面已经过时了,你可以先行动起来,然后过程中不断修正和思考。
2)提高行动的效率,不在一开始就把自己困住。那么,先去啃硬骨头吧。把最难,最核心的用半小时时间先搞定,接下来就是畅通无阻了。
3)不断复盘。这就好像,你不能只顾开车,从不停下来修车和保养。
4.主动学习,学习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解答你的疑问。所以,先给自己提问吧。
1)我们对『学习』的理解还停留在上学,听讲,考试的层面吗?大多数人是的,就像很多面试者都说自己学习能力很强,当我问他们何以见得,他们说,我考试年级第一,于是我把他pass了。做知识的搬运工,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请从提问和自我追问开始,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选择行地,主动地,有意识、有目的地学习。它更有趣,也更有效。
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深度学习是成为牛人的开始。
2)任何一项学习,如果最终不实践,都是无用的学习。读完这本书,我知道要郑重地对待时间,我的实践就是马上把接下来今年最后的100天,规划好,确立目标,并想办法完成它,准备迎成就感满满的4季度。只学习不实践,大概就是,读完我这篇文章,哦好有道理,然后关掉它,再去刷另一遍朋友圈。
5.每天给自己10分钟时间独处,并有意识地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1)学会最简洁的表达。当大多数人用1000字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牛人一般只用50个字,甚至更少。因为这更需要缜密地思维,排除杂质。公司例会的时候,普通员工滔滔不绝地汇报,中层管理者总结发言,而大boss只用一句话就点中要害。你看。
2)不认同『天赋』『智商』这种概念,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大脑,在良好的思维工具的辅佐下,在持续不断的行动和打磨中,会强大得超出你的想象。本书有详细的方法,195页。
6.木桶理论错了,庸人才各方面平衡发展,牛人都有突出的长板和优势。
1)上学的时候那种不偏科的好学生,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不吃香的了。一个员工具备突出的优点,远比他没有明显的弱点要重要得多。想一想,问一问,你在同学,同事中的标签和名片是什么,如果大家各执一词,或者都婉拒你,很遗憾,你还不是牛人。(我曾经向超过30个同事朋友发问,发现了我自己的长处,虽然我还不是牛人,但我有了努力的方向。你也这样去做吧,相信我,收获非常大。)
2)牛人都是很多方面都擅长,但前提是有一项特别长,足以站住脚,而其他方面也高于平均值。
3)专注一个领域,一段时间内集中只攻克这一件事,做到极致。
7.走向社会,每一天都是荒野求生。如果你还觉得自己是在『游乐场』,那你的内心还没有大学毕业.
1)学渣和学霸都不是好选择。学霸选择依从,学渣选择逃避,他们都没有培养出学习的主动性,并没有回答好自己到底想学什么,怎么学好的问题。
小别离中,最后学酥朵朵和学渣张小宇,都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学习,知道自己要什么,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至于学霸琴琴,有一种猜测的结尾是她会是最岌岌无名的,深以为然。
2)大学是游乐场,游乐场的挑战都是模拟的。荒野求生是真实的挑战,没有说明书,没有攻略,没有锦囊,而是要使劲浑身解数,独自解决一个个扑面而来的问题。
3)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独特性会让你更容易被发现,被牢记,更加不可替代。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在这个人人都想当网红的时代,打造出你独特的个人品牌,才能不可取代。产品和个人,都是如此。
解药对每个人的效力不一样,取决于你的消化能力。这本书我会反复读和实践,希望能一点点摆脱平庸的日常。你呢?
哦对,读完这本之后,我对本书的副标题表示赞同。这本书能慢慢让你变成一个恨厉害的人。但广告语说『本书可能重新定义经典』我目前持保留态度。它算是一本好书,启发人很多思考,但『经典』的定义每个人心里有杆秤,你的标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