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论道

若是说〔看书〕,那一定是都会〔看〕的。

不就是几个字几个词几句话么?只要字不是特别的少用,基本上都能认识。而做为我们的母语,我们就是再悬,也不会出现看不懂的情况。

但是我想说,读书,是真的〔看懂〕了么?


记得以前上学时,老师曾多次翻译古文:先是一字一句,然后是一段一段,最后便不再逐字翻译而是自我体会其意境。

循序渐进,不过如此了。

对啊,我今天想说的也是如此。

近来玩书评,我一直搞不懂一个问题:

我所读到和体会想象的世界,真的是作者所希望创建的么?如果我所理解的出现了偏差,那么读过我评论的人,他们又会怎么样去理解呢?

无法,身为一个不看影视只逛豆瓣的人,我很多时候去和人谈论,他们所理解的,我都无法接口。

恩,书评一直逛,也一直玩。

其实,何处没有规格,何时没有套路和格式呢。

所谓最好的形式,便是很多人尝试后所总结的效果最好的外在及可以套用的东西,本身是一个很棒的玩意。

可惜,我们这一群被考试吓怕了的孩子,看见格式的下意识,便是想脱离。

真的,排斥。

咳咳→_→扯远了,其实,读书,本就是根据作者的描绘,建造一个我们内心所体会的小世界。

再这个世界里,有作者本来的构想,亦有着我们自己的微调。

主观,即使我们再用第三人称,再去尽可能的纵览全局,都会不由自主的带入个人情感,用自己的思维去体悟这部书的世界。

所谓【读书】,大抵如此了。跟随作者的意愿,我们一同去畅游那个世界,体悟不同的生活。

那么,论道呢?

其实这个就是更简单的。

道,曾经和一个同学大晚上的去讨论【道】,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

最后,我们的思想一直在碰撞,而我最后所能总结的〔道〕,其实就是内心所期待的道路,我们所希冀的方向。

所谓【论道】,便是如此了。几个人一起讨论自己内心的方向,畅谈自己对于未来的理解。

煮茶论道。

是一种很美的情景。

三五好友相邀,精致的茶壶中沏上干净清澈的泉水;方正又玲珑的檀木桌,繁复小巧的茶杯……

尤其是,一圈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知己好友。

场面很美,很温馨。

其实,大道至简。很多事情,不要想太多。

想多,无用,又浪费。

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剔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