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日记大楼累计233
我是个积极的人,我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我是个阳光的人,我要做太阳!
哥哥:四岁半(幼儿园中班)
弟弟:三岁(幼儿园小班)
[每天坚持做好三件事]
一、坚持听早课,每天补充正能量,放大格局,转变思维方式,打开善眼;
二、坚持读经典,平和自己的心态,用经典的智慧和美浸润身心;
三、坚持写日志,通过写日志及时总结收获,加强内修,做到心善、语善、行为善。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所谓培养好习惯就是要培养孩子爱思考,勤动脑的习惯。
与您分享:
每天在每一件小事上不断改善的人,在每一件细节,每一个工作中认真地对待、持续地改善,你才有可能成为跟别人完全不同的人。
生活点滴:
听早课,读经典,完成日记。
早课结束,把两个孩子送走。我自己煮了面条,吃了早餐。
早餐完毕,自己开始读经典。一早读经典,其实心情还是很好的。读经典从最初的生涩和难于开口,到现在越读越顺畅。有时还能读出一种欢喜的感觉。我觉得这种学习的状态是自己特别喜欢的。
其实,我是非常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化的。唯一感觉有障碍的,就是不理解古文。虽然是不理解,我认为自己前期反复地读诵,这会为以后的理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起码在听别人讲解时,我大脑里马上就能调动自己读过的每一句话。
下午,我去接的两个孩子。给他们一人带了一块面包和2个小零食。孩子们一看见食物,就迫不及待地要吃了。
回来的路上,我与孩子们聊着天。哥哥突然很着急的要妈妈停下来。妈妈缓慢地停了车,问哥哥看见了什么。哥哥指着桥上的数字,问妈妈是什么意思。桥的指示牌上写着“20t 40”,我告诉哥哥,说这个指示牌告诉我们过桥车辆的重量不能超过20吨,车速应该在40以内。哥哥上次在看到一个不准掉头的指示牌,也是告诉妈妈,问为什么不能掉头。妈妈说掉头,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才不允许掉头。孩子在指给我看“禁止掉头”的指示牌时,我还有点惊讶。一是距离特别远,二是指示牌旁边还有树,很容易阻挡视线,三是他竟然能认识这个指示牌的含义。要说妈妈教他,也就是在写作业的时候,写过一次。没想到他记得这么牢。
放学回到楼下,我停好车。问哥哥今天想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想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吃饭。现在是否要跟妈妈回去吃饭。哥哥说自己现在不想吃饭,想先去玩。我说除了玩,还有别的想做的事吗,你自己提前想好,提前安排好自己所有想做的事,等到睡觉的时候,妈妈就不能让你继续玩了哦。
哥哥听了妈妈的意见,仍然决定自己要先玩。我送两个孩子去手工店,交代了他们玩耍时的一些事项,跟店员说了一声。我自己就回来了。
回来后,自己安静地吃了个饭。中午的剩饭我都吃完了,于是又帮两个孩子煮了一点。
吃好饭后,我觉得地板有点脏,于是决定先拖好地。收拾好厨房,弄好一切后,我就去楼下手工店找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在手工店玩得特别投入,问是否要回家吃饭,两个都说不要吃饭。于是,我也就让他们继续玩了。
孩子们玩,我用手机在小红书上看了一些育儿视频。每学习一个,都感觉自己很受益,每一个故事后面似乎都是在帮我打开一种新的思维。
李玫瑾的育儿视频里,有讲到0-6岁孩子运动的重要性。运动对小脑的发育是特别好的。小脑主管肌肉和运动。运动还能抵抗抑郁。李玫瑾老师说,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往往有很多都有抑郁的现象,那是因为他们整天坐着不动,大脑兴奋,小脑的发育被抑制了。所以,培养孩子小学之前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听了这一讲,我觉得对于自己而言,还是非常受益的。想在我小时候,运动这一块我就是被很好的保护下来了。家里姐妹多,父母要干农活,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我。几乎在我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户外活动,有大量的自由玩耍时间。所以那会的自己,真的感觉生命活出了一种自由和快乐。对于生命还是充满了美好的期望的。
回想现在的孩子,很多孩子一放学回到家,幼儿园可能有部分孩子会有一些户外活动。而上小学的孩子,基本放学回家,就是被父母压迫着要去完成各种作业。完全是没有一丁点的户外活动。成天精神都是压制的状态。被父母压制着,这样的人生怎么会有生趣。我家对面的一个小女孩,现在上三年级,成天就是被她妈妈压制,没写好作业就不允许去玩。一个星期能有一两天的户外活动,那都已经是很好的事了。
在跟小女孩聊天中,小女孩几次告诉我,说她都不想活了。而且小女孩的脾气非常暴躁,发起火来简直就是内心压抑很久的一种发泄,脾气特别不好,发脾气说话也特别难听。
其实,在我看来,小女孩爱发脾气,与她妈妈长期对她的压制不无关系,为了学习,妈妈剥夺了孩子所有的玩耍时间,一门心思就是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了。
我也会因此反思,如果我是这个小女孩,我会活得开心吗?我想我一定不开心,学习完全就是为父母而学,我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学。我就是在做着一份苦差役。回想我自己的童年,还是自由而快乐的。在童年时期,我从来没有被学习逼迫过,在自由的玩乐中,我的内心还是非常健康的。每天都开心而快乐。而现在的孩子,在来到这个世界,还没体验过什么是自由和快乐,就开始被父母的各种压制。有时想想,孩子真够可伶,难怪除了学习,她们就活的了无生趣。
于一个生命而言,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活着的美好,生命的自由。只有感受到这些美好时,我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和未来才有憧憬。而不是一开始就给我灌输各种知识,学习各种。让学习成为沉重的负担。如果一个生命一开始就活得这么痛苦这么沉重,你说这活着还有意思吗?真不如死了解脱。生命再次来到世界,是为了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的。去体验我们没有体验的一切。生命从生到死,再又从死到生。不是为了枯燥的学习,是为了体验生命。寻找生命的答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生命是一场旅行,不是每天背着重重的学习压力,在父母的逼迫下去学习。学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能干什么,完全不知道。只是这是父母的意愿,作为他的孩子,必须要去这样做。你说,这样一个在父母安排下的生命多么的可悲,从小生下来,就不能自己选择。这样的人生必然短暂。谁想如此痛苦的活着,还不如死过重生。投胎到一个开明的家庭里。投胎到一个能尊重自己,给自己选择和自由的家里。
我们的生命是借由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的,而我们的生命从来都不属于父母。可有太多的父母却非常热心,非常喜欢支配孩子的命运。从小就给孩子设计好了一套生命成长计划。如果真有生命成长计划,我相信我们每个人一开始就能找到生命的源头,我是谁,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可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活了大半辈子,你真的找到了自己吗?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请问又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呢?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一定是为了找到一个真正的自己。如果你不是为了让孩子找到自己,一开始就急于给孩子铺路,我觉得你这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和灵性。当一个孩子所有的天性和灵性都被消耗殆尽的时候,生命的魂也要离去了,魂附着在这样的身体上,实在太痛苦,只好一走了之。给予生命尊重和自由,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最好的相处方式。孩子不是受我们支配的。多倾听他内心深处的想法,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这才是尊重生命,让生命感到自由的做法。
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对于一个孩子的降生,我认为他的第一任老师,不应该是生他养他的父母。他最好的老师应该是天和地。一个孩子的出生,刚开始的养育应该让天地去样他的慧命,养他的先天之命。孩子的生命密码是老天爷设计得,不让孩子与先天的父母多亲近,多沟通,这孩子先天的禀赋必然会被后天的父母扼杀在摇篮里。在我童年的经历和玩耍中,我认为爱大自然,有足够户外活动的孩子,先天的禀赋会被保护得很好。比如,有很好的好奇心,有创造力,经常会有新奇的想法。似乎是得到了神一样的护佑。一个长期没有户外活动的孩子,他跟神的连接就断了,孩子缺乏灵感。没有创造力,也没有足够的好奇心,生命一定是平淡无奇的。走进大自然,就是打通我们与天地父母的沟通渠道,接通与宇宙和神的通道。一个孩子的先天,必然是与先天的天地和神是相通的。如果不相通,神在没设计好他的身体密码的情况下,也是不可能让他来到人间的。经常喜欢去大自然,有户外活动的孩子,必然也能得到天地父母和神的滋养,神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他的每一个孩子。在神的护佑下,孩子一定会比在我们的身边,孩子活得更健康更自由。想象世间万物,那一样不是天地孕育,我们都是天地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多去感受天地的能量。天地是有无限能量的。当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带孩子出去,去户外,自由活动,自由玩耍,天地会帮助你孕育他。不要整天盯着成绩,孩子痛苦,自己痛苦。学习为了啥,不为啥又为何要学。与其盲目的学,不如开开心心的玩,去自然里,向大自然学习,向天学习,向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