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司项目剧增,导致团队压力增加,原有计划被打乱,产出物质量也无法保证。基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针对要做的事情,做下全局拆分,并让团队成员都知道自己所负责的产品线和产品模块,重新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这篇文章就来讲讲我是如何做的。
第一步,你需要对公司现有产品线做下全盘梳理,明确不同产品线的共性在哪里,区别在哪里。以36氪为例,目前现有产品线包括:
PC主站:就是36kr.com的Web站点,但并不包含所有导航子页面,只需要设计域名为36kr.com的页面即可。
手机M站:目前36氪的M站和PC站是共用页面,但会基于移动端做适配,但从产品角度应该单独思考、单独设计。
H5分享页:是的,我们的H5分享页是独立产品线的,需要从“传播、回流”的角度,充分思考如何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
Web活动页:这是一条零碎的产品线,主要承载36氪各种站内、站外活动的线上宣传页设计、以及各种运营活动的H5页面、PC页面设计等
iOS、Android:主流两大平台在移动端的产品形态,需要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有不同的交互规范。因此最好是能有人分别负责iOS和Android的产品设计。
基于以上梳理,可得出如下表头:
第二步,就要根据具体产品模块进行分解了,我习惯用归纳的方法,先把能想到的最细模块罗列穷尽出来,再层层合并,直到无法再归类为止。
举个例子,从产品形态上,我一共细分了以下模块:
信息流、搜索、推荐、推送、热门、广告、开氪、投资人内参、活动中心、我的、消息、个人主页、设置、认证、关注
其中,信息流、搜索、推荐、推送、热门文章,都是研究如何将内容,以不同规则呈现给用户,因此都属于内容分发模块。
广告、开氪、投资人内参、活动中心,都涉及线上售卖,存在订单逻辑,因此属于商业化模块。
我的、消息、个人主页、设置、认证、关注,都是和用户有关的功能块,可以归类为用户中心模块。
另外再进一步归纳,无论是内容分发,还是商业化,都需要通过一定策略呈现给用户,可以再归为“策略”模块。而用户中心,则可以统一归属为“用户”模块。最终可以形成如下表格:
第三步,就是横向对比每一行,在不同平台上,是否需要有对应功能要求,如果有,则打上标记。以此来让每个平台负责的产品经理清楚自己应该负责的功能模块是什么。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
至此,将这个标准化表格发布给团队成员,我认为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要做哪些事情了。但是,对于一些非标准化需求,比如针对具体场景的活动页设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具体任务,那个时候就要将这个表格从“时间”维度再铺开,进行专门的项目排期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思考,你的团队是如何分工的呢?期待你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