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是“文学无功过论”。此论题太过宏大,非三言两语能说清道明的。无上万言的文章不能剖析其详细。也只有居高临远的“大家”能从容论一论文学之功过。在此只作简短论述,浅尝辄止,不要深究。
《韩非子》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有巢氏。民生食,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翻古籍引这段话无他意,只是想说明以下几个道理:一是民众悦之,则民心得,民心得则可王天下,由此可知,欲成大事者,必先笼络人心。古往今来多少叛乱造反者,以文学之利,冠以正义之名,以行夺天下权柄之实,蛊惑人心,遮掩私欲,此举使文学蒙羞。二是世人皆趋利避害,求吉避凶,此人之共性。当世人意识到能,以文学为饵,垂钓福禄名利时,文学已沦落成世人求名利之工具,文学成了敲门砖随手一抛,砸开世俗的大门,从此名利滚滚而来。于是世人得利,文学获罪。三是世间诸多事物皆从无到有。如巢穴(远古人搭建的住处),如火种。文学亦如是。
鲁迅先生曾在书中写道: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也可效仿之:文艺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世上的文学。其实世上本没有文学,说的写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文学。我们要认识到“起初是没有文学的,到后来人类创造了它”这一点。既无文学,谈何功过。文学就是有,也如人类创造火种和陶瓷器皿一样平常。文学应同古代石器、青铜器等实物一样的价值。我们能说石器、青铜器等实物有功过吗?答案肯定是不能的,那我们又怎能说文学有功过呢?
如果我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传播思想的载体,那么我们要承认作为载体本身是不具备思考、喜好等感情色彩的。文学就好比是一潭湖水,美人临水形貌落在湖上,湖上自呈现美人的美貌。丑妇临水,湖上自呈现丑妇之丑貌。同样是临水,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不过是人不同罢了。文学本身是没有美丑的,不过文人的心灵却有美丑之分。都说金钱是万恶之源,其实这种说法很荒谬。钱无是非好坏,不过使钱之人有是非好坏。心善之人用钱行善,心恶之人用钱作恶,是行善还是作恶取决于人,与钱本身无关。同理文学也一样。
如果我们将文学看作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那么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工具本身是不具备申诉、辩驳能力的,更谈不上什么功过。人以刀杀人,杀人者人也,而非刀也。刀本无伤人之意,人却有害人之心。于是杀人者获罪,刀受连累作了凶器罪证,刀何其无辜。文学亦如是。究竟是用文学弘道授业解惑,为社会造福,还是用文学造谣生事、作奸犯科,存乎一心,与文学本身无关。所以文学于历史、于社会并无功过,有功过的是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