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虚假学习的假象,真正持续进阶?

DISC21天训练营转眼到了尾声,没想到老师最后给出的大招不是什么“察言观色”大法,而是”持续练习“这四个字。

这几年借由互联网的优势,学习的热浪一年高过一年,平台上的各种课程让人目不暇接,但是有多少人是真的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呢?

是不是觉得鸡血感一过,自己又被打回常态了呢?

我也和你一样,在经过“报课--学习--忘了”的许多个轮回后,从认知天性和刻意练习总结到一个最简单的方式:

输入 -- 编码-- 和旧知识关联--反复输出

让我们先来看看,在DISC 21天训练营,都可以做什么?

(1)作业思考打卡                      【输入】

(2)行动反思复盘                      【编码】

(3)参与DISC×喜马 听友见面会 【输入+输出】

(4)为喜欢的课程绘制导图        【输出】

(5)帮助他人解读报告                【输出】

(6)与学长姐互动    【输入+关联+输出】

(7)在同学会参与线下面基 【输入+关联+输出】 

(8)完成团队测评报告      【关联+输出】

(9)与优秀作业作者主动链接【输入+输出】

(10)其他(不在上述,请描述) 【构建自己的网络】

从上面给出的行动建议,可以看出,【输入】占比 50%,而【输出】的占比高达70%,想要摆脱“假象学习”【输出】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那什么是有效的输出呢?

很多人都喜欢在作业里一字不漏的复述老师讲的内容,看起来很认真,但其实是大脑在悄悄偷懒。不信,关上屏幕,复述三个本课你觉得最重要的三个概念,能做到吗?

制作导图是一个不错的输出方法,这个过程可以把知识点形成链条,以图像进行存储。但是,它也仅仅是让我们对知识的关联加深记忆。想要在实际情况中随时调用,还需要更精准的实践练习。

比如: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复盘,让知识点嵌入到实际当中;再预演一遍,下一次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做得更好;做自己的导演,写好剧本,做好联系,才能遇到情况时,完美的呈现出来。

如果 我们目前的 I 特质还不够高,很难变身戏精在心里演出场景,那么报名参加讲师班和认真班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真刀实战的去一点点去训练反应力。

再或者,多参加社群的讨论和线下的各种聚会,彼此交流自己的应用,听听其他人的好方法,说不定会收获新的灵感。

不要让自己停留在背诵知识点和抄写笔记的阶段,我们已经从学校毕业好多年了,不再需要交一份满分的答卷;更重要的是,要多多运用手里的知识,给自己搭建更美好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