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由书籍和文字,我在触碰另一个伟大的灵魂。史铁生的灵魂虽饱经苦难,却从未放弃过对人生的思考。
他将一生的苦闷,爱与思念,对人生的思考融汇入笔尖,流于纸上,是那片片深情,点点诗意。
这些文字像是史铁生的灵魂在起舞,我不敢懈怠地注目欣赏,沉思,等待着领悟的那一天。
我与地坛
本该吵吵闹闹的世界,缺因为双腿残废,变成了吵闹世界边缘的旁观者,心无所住,地坛成了灵魂的收容所,在地坛里窥看自己的心魂。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文中的我与地坛其实不止地坛,还有我与母亲,我与四季,我与“朋友”。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地坛”,就像梭罗心中藏着一个“瓦尔登湖”一样,当现实中的梦想、渴望、迷惘争执不休时,我们就在“地坛”中闲散踱步,短暂停留,在静思中凝望满城风雪,在羁绊中看风拂檐铃,听雨落空林。
在铁生最痛苦时,地坛是他灵魂的栖息地,后来他成长了,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残疾,他的灵魂有了安生之处,他内心开出一片供灵魂休憩的宁静之地,所以便不再跋涉去地坛找寻宁静了,地坛就在他心中。
此心安处是吾乡,只要心境安然,随处都可是地坛。若是不悟,千里万里也是枉然,若是悟了,脚下便是灵山。
我二十一岁那年
心里荒荒凉凉地祈祷:上帝如果你不收我回去,就把能走路的腿也给我留下!我确曾在没人的时候双手合十,出声地向神灵许过愿。多年以后才听一位无名的哲人说过:危卧病榻,难有无神论者。如今来想,有神无神并不值得争论,但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自然会忽略着科学,向虚暝之中寄托一份虔敬的祈盼。正如迄今人类最美好的向往也都没有实际的验证,但那向往并不因此消灭。
我接受过高等教育,我知晓世界并无神明,可当我遇到不可抗力的灾祸之时,我心中竟陡然升起双手合十长跪不起的祈祷,那一刻我愿神明拉我一把,让我在绝望之中能看到那一抹希望。
我乞求上帝不过是在和我开着一个临时的玩笑——在我的脊椎里装进了一个良性的瘤子。
“不过,看来不太像肿瘤。”我用目光在所有的地方写下“上帝保佑”,我想,或许把这四个字写到千遍万遍就会赢得上帝的怜悯,让它是个瘤子,一个善意的瘤子。要么干脆是个恶毒的瘤子,能要命的那一种,那也行。总归得是瘤子,上帝!
我终日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心里先是完全的空白,随后由着一个死字去填满。
上帝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听到我的祷告,或者他听到了,只是他从来都是置之不理的,因为他从来不想帮帮我。
仅仅是看这些文字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无可奈何,铁生该是多么伤心和绝望啊。
《树犹如此》中有一句话:“有亲友生重病,才能体会得到“病急乱投医”这句话的真谛。当时如果有人告诉我喜马拉雅山顶上有神医,我也会攀爬上去乞求仙丹的。在那时,抢救王国祥的生命,对于我重于一切。”
《人生第一次》说:人生最动听的一句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
当人在无能为力的时候,真的会很用力很用力地祈祷,甚至是带着绝望的恳求——幸运稍微眷顾我一点吧。但上帝给他安排了什么前程,都用不着征求他的意见。
有的人拼着命想活着,有的人拼着命去迎接死神,大部分人都是健康的虚度光阴。后来铁生看明白了,哪有什么神,神最后只能是自己,苦难也只能依靠自渡。
在和危险斗争时,你可以赢很多次,但只需一次,他只需赢你一次就够了。铁生赢了危险很多次!
合欢树
看这篇时,就想到了《项脊轩志》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最让人感伤。
名字叫合欢树,写的却是悲离之情。我承认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女性。但是母亲,还是自己的最伟大。如果没有母亲,铁生应该永远看不到合欢树开花了吧。母亲不仅在院子里种下了合欢树,更在铁生的心里种下了合欢树。
文末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相比于吵闹,我真的很享受独处,不用应付社交。不用考虑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是不是合乎规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极度开朗的人,仿佛接触过我的人都觉得我没有烦恼,每天元气满满,其实不是,我心思细腻,敏感,自我消化偏多。
秋天的怀念
这篇文章很短,但是怀念悠长,很多时候以为平常的一件事或者一句话就成了终生的遗憾。
母亲平静的这一句话“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没想到竟是死别。
《林徽因传》里有一段话: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生死离别,那些突如其来的离别往往将人伤的措手不及。
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到那震撼心灵的中国式母爱,只有读懂时才会潸然泪下。
墙下短记
几段与墙有关的回忆: 与好友的决裂、少年时的足球场、幼儿园时光与母亲离去的背影,这些都是沉甸甸的回忆,这时的墙带给他的,多是难过与担忧,因为"墙"是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的制造者,人心间都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之后作者描写墙的含义开始往哲理性层面思考,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墙,或不幸,或恐惧或思念等,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也无须摆脱。此时墙的含义是命运,命运各有不同。“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作者如同苏武一般“流放绝地,哀而不死”。有人生便有苦难,“我”与“我们”都不能幸免。无论如何愤怒、哭泣和呐喊,墙都不会给你半分的回应。既然苦难不可避免,那么看待苦难的唯一方式就是“接受”,接受墙的存在。接受它带来限制、苦难与折磨。
铁生还说墙还是藏起秘密的地方,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道墙,再潇洒的人也会撞在墙上。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面墙,不仅藏着秘密还有欲望,没了墙欲望和秘密倾泻而出,流尽了就什么也没了,世界失去了趣味。
我的心里也有一道墙,墙里面藏着我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我也不想推倒别人的墙去窥探别人的秘密。
我的梦想
每篇文章都有他对人生的感悟,他对人生感悟不来源空想,来源于生活。
这篇文章里似乎定义了一种终极幸福,它不是高大的身躯,不是健康的体魄,而是不断超越自身与众不同的局限,同时宽恕与接受自己的不可为和平凡。
一开始我不明白史铁生是对约翰逊的讽刺或是对牙买加不处理一个违规的人的讽刺,后来看了别人的想法我才知道,一个国家把人民当做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才是正确的做法。又想到我们国家的运动员,没有得第一就会被喷,被骂,突然想到一句话,中国喜欢的是冠军,喜欢的是冠军背后的荣誉。好心酸啊。
好运设计
虽然《我与地坛》这篇文章被更多的人认识,但是读完全书,这篇《好运设计》是我最喜欢的文章。
如果我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人生,比如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还有未来所有的经历都不是随机的,而是可以自己选择的,那是不是就会过得很幸福?铁生通过《好运设计》这篇文章给出了答案。
这一篇写得相当精彩,普通人写鸡汤:面对苦难,不要着眼于目的,多关注人生的过程。史大师写鸡汤:让我们来设计一个完美的好运人生吧!出生的家庭和父母都可以自己选,一生顺遂,无灾无难。可是,太顺利没难度就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就不能获得幸福感。那我加点苦难吧!有了苦难的衬托幸福感便会更强,我以为完结了。哎?为什么有了苦难还是无法持续的获得幸福?因为经历一次苦难,克服一次困难后会获得幸福,但是这个幸福感不是持久的,如果想要一直幸福,苦难就不能是一次性的。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后发现,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是死亡,死亡的结局令人绝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把目光转向过程而不是结局,美好的过程是死神也无法逆转的。太牛了!
原来是我们着眼于目的,而不是过程,但人最终的目的都是墓地。是的,我们已入绝境,因为我们的结局都是死亡。
对付绝境的办法是什么呢?过程!只要你最关心的是目的而不是过程,无论怎样都得落入绝境,只要你仍然不从目的转向过程,就别想走出绝境。
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
铁生在承受痛苦的同时也消解着痛苦。
记忆与印象
记忆在你回想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变成了第三视角,看向当时的自己。
二姥姥、姥爷、舅舅、幼儿园老师、老家、庙的回忆 、九层大楼、奶奶、孙姨,阿恒,M,B老师,庄子……历史多数时候只是几个人的历史,许多看似更为渺小的声音都沉没在时间的洪流里了。但是文学与艺术则是会尝试留住、描述这些声音。
历史以一种宏大的漠然姿态淹没我们所有人,而文学则在拾补其中千万颗平凡的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