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第二步,你就可以教他反驳自己了。
先给孩子讲一讲小学生强尼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孩子可以学会反驳的方法。
强尼的同学们周末相约去海边露营,由布莱恩的爸爸开车带他们去,而且要在海边住一晚。
强尼很兴奋,也很想跟同学们一起去玩。
但当他跟妈妈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强尼的妈妈显得很犹豫,一个是担心布莱恩的爸爸开车不靠谱,第二是担心海边没有电话,如果出现什么状况联系不到强尼会很担心。
最后,强尼的妈妈还是不同意让他去露营。
这样强尼非常生气,他想:我真恨她!
她像女巫一样,总是这样对我,从来都不让我开心去玩,她让我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故事讲到这里,可以停下来一会,问问孩子,强尼这时候的想法是更像糊尔摩斯呢?
还是像福尔摩斯呢?
孩子可能会说,强尼的做法更像糊涂的糊尔摩斯。
引导孩子去思考,真正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是不会因为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就使自己生气的,他会去寻找证据。
接下来,再接着把故事讲完,看看故事中的强尼是如何找证据的呢?
强尼想,妈妈是不是真的从来没有让自己开心去玩呢?
并不是,因为上星期她还让我去大冒险游乐场,而且她也让我一个人去看电影。
噢,还有,她通常都让我请朋友来家里一起玩电动游戏,我想她的确有让我玩一些有趣的活动。
你看,讲到这里要提醒孩子,之前强尼说妈妈从来不让他开心去玩这个想法并不对。
接着,看看妈妈不让自己去露营的理由,成不成立呢?
强尼回忆起来,布莱恩的爸爸的确有不良的开车记录,他经常闯红灯,脾气还很暴躁,有好几次差点撞到路边的行人。
想到这里,强尼觉得,妈妈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妈妈还担心,海边没有电话联系不方便,去年自己在踢球的时候扭到脚,就没有及时打电话到家里,害得妈妈很晚才知道。
想到这里,强尼找到了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之前对妈妈的理解是错的,妈妈并没有故意跟自己作对。
虽然他还是很失望,但是他不恨妈妈了,因为他明白妈妈的理由是对的,这让他的心情好了很多。
最后,强尼提议,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去海边玩,并且邀请几个好朋友一起去,这次妈妈同意了。
通过这个故事,要让孩子知道,强尼的做法成功地反驳了自己,改变了自己的悲观想法。
接下来就可以让孩子试着来反驳他自己的悲观想法了。
请孩子回忆一下,他生活中的一件不好的事,比如,同学们对她指指点点;
上课走神了正好老师又在提问她;
本来跟朋友约好了去看电影,但朋友临时取消了约会,说要去邻居家打游戏。
让孩子把这件事写下来,再写上当时出现这个情况之后,孩子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后来又是怎么做的。
这个过程就是在帮助孩子识别他自己的 ABC 模式。
孩子记录的不好的事A,可能是一次英语考试只得了70分,他对自己的解释B可能是,“我很笨”或者“我永远也学不好了”“完蛋了,我将来考不上大学了”。
而他的做法C可能是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好,到这里,你就要告诉孩子,这些写下来的话,都是关于那件不好的事,它为什么会发生的主观看法。
然后,再让孩子写出,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同时再想想,还有没有对这个问题的其他乐观的解释,可以有很多个不同的解释,也写下来。
比如,孩子找到的反驳证据可能是,“我平时很用功学习英语,每天我会花一个小时复习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做练习题,我还曾经拿过90分呢,这说明我并不笨。”
这时候再引导他,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释?
可能他会继续想,“嗯,这次考试没考好,可能因为我没有充分准备,前两天我花太多时间在打游戏上了,有些单词和短语我没有下功夫背下来,所以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很吃力。
其实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我一辈子就完了,这似乎太夸张了一点,我才刚刚上小学,离大学还远着呢,现在用功还来得及。”
等孩子把这些反驳的证据都写下来之后,你就可以引导她,对比一下,这些新的解释跟之前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想法会让自己放弃努力,哪一种想法会让自己更加努力。
到此,你已经带孩子完成了反驳这个技巧的学习,试着多做练习,每个星期可以尝试三次,每次练习20分钟,再遇到相似的事情,及时跟孩子一起记录,写下不好的事、想法和做法,然后让孩子找到证据去反驳自己。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就会明白,把坏事想象成灾难,会使自己失去努力的尝试,变得抑郁失望,而积极乐观的思考方式,会让人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