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扎啤吃蛤蜊——青岛

用塑料袋打包啤酒,3斤起卖

8月底9月初的青岛,夏末秋初,微风吹着凉爽,阳光依旧是灿烂,晒在身上却一点都不灼热,而是温柔且温暖。与大多数沿海城市一样,青岛有旧时代通商口岸的历史,中西合璧的老式建筑,碧海蓝天的天然浴场,热闹市井的海鲜大排档。

8月底去青岛的人最多,因为这个时候的青岛,有国际啤酒节。不过并不是只有啤酒节的时候才可以去青岛,任何时候去青岛,都会在街头巷尾有喝不完的啤酒。

这里说的“青岛啤酒”,可不是远销海外,旧金山唐人街的国货超市里都能买到的听装或者瓶装青岛啤酒。而是只要在青岛本地才能买到的散装扎啤。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位土生土长的青岛男生离家到了外地读书,对超市里的青岛啤酒提不起丝毫兴趣。谈起那啤酒,他说,“青岛人走在街上口渴了,就会在路边随便一个小卖部,买3斤扎啤 ,用塑料袋提着边走边喝。”

青岛街头巷尾的无数小卖部门口,都会堆叠着四五个不锈钢桶,当天产的过滤后获得的新鲜清酒,从生产线上直接注入全封闭的双层不锈钢桶,注入低温二氧化碳背压隔离空气,就可以直接送到市面上去买了。老板从桶里把啤酒打到杯里,然后倒进塑料袋,给顾客拎走。

琥珀色的液体从阀门涌出,沿着玻璃杯壁缓缓流下聚成一股,激起一层雪白的啤酒泡泡。细致的白色泡沫在圆形玻璃杯口突破表面张力的束缚,满溢出麦子与啤酒花酵母的香气,冰冻得似乎将周边空气一起凝结的温度,海滩浴场泡水踏浪暴晒后的燥热干渴,被扫荡得一干二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拖鞋,大筒裤,背心,踏浪归来,就这样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斤新鲜生啤,边走边喝。啤酒绵密的气泡与冰凉的口感,入口的感觉像五月天一样健壮结实,口中余味如苏打绿一般爽朗清新,似乎注定与碧海蓝天有分不开的缘份。

山东人的豪爽,在这“啤酒当水喝”已然着实惊人。下酒菜,竟也是丝毫不输。

青岛下酒菜第一名,当属辣炒蛤蜊。秋季的蛤蜊,带壳有小拇指那么长,里面一粒贝肉,可以有一指节大小,肉嫩肥美,滑嫩爽口,鲜得让人掉眼泪。刚入口不怎么辣,辣味逐渐渗透,等到惊觉“真的好辣”,已是难以忍受,赶快大口大口灌下冰镇啤酒,以减轻辣味的刺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初初吃这小吃,用筷子连壳带肉夹到碗里来吃,稍稍用力不慎就会滑落,虽然斯文,却吃得矫情。一起游玩的青岛朋友说,“还是用手吧!”当即放下淑女身段,直接下手来抓吃得,实在是痛快又尽兴。

青山、红瓦、绿树、黄墙、青岛无疑是美的,美得和其它沿海城市一样。非到青岛去不可的理由,只有一个,并且一个就足够了——哈啤酒吃蛤蜊。

沙滩上,躺椅一坐,阳伞一打,小风一吹,蛤蜊一盘,青啤一扎。看着阳光在海面上泛起耀眼粼光,真觉得自己可以喝干这一汪洋的啤酒,吃掉这一沙滩的蛤蜊。


原创作品

2013年12月23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并非关于吃的一切】

微信搜索:chilechilechile (谐音:吃了吃了吃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