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接了一个教育网站的邀请,希望用音频的形式解读教育经典书籍,服务新老师和准老师们。我选了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前前后后录了六段音频,每次聚焦于佐藤学的一个观点,再利用这个观点去解释某些常规现象。
课大概讲得一般。我回头看过评价,夸我声音好听的比较多,夸内容的也有,但我怀疑那里面有小编们的身影。但不过怎样,这也算是作品。一年之后,拿出原稿晒晒,也是一些记录吧。
有愿意指点批评几句,记得留地址,回头我不打你,给寄烟寄酒寄水果。
第一讲:为什么要读佐藤学
第二讲:如何创建一间完美的教室?
上一期,我们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我要读佐藤学。
现在,让我们直接从教育过程中最具体的活动单位---教室开始谈起。
或许您说,是不是应该叫班级。这儿解释一下。班级是学校管理的概念,为了方便管理,我们把一个个充满个性的孩子组成的学习单位归结为统一的数字,比如一一班,一二班。但近几年,为了显示出班级的个性和生命力,很多的老师更愿意以教室为单位,而且为了体现教室的愿景,往往还会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我有两位朋友的教室,一间叫毛毛虫教室,一间叫小蚂蚁教室,您愿意的话,可以搜索一下相关资料,一定有一些新的收获。
回到佐藤学,他评价一间教室好还是不好,没有用具体的科学的充满理性的评价标准,而是借了一个很文艺的词语-----“润泽”来评价。润泽,滋润的润,润物细无声的润,泽,沼泽的,泽被天下的泽。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点暧昧不清。在我们的概念里,一个好班和一个差班,一间优秀的教室和一间普通的教室是不是应该用成绩,奖状,纪律,活动来评定吗?怎么出现一个“润泽”这样的词语?
首先,给大家解释,什么叫润泽?
润泽从字面的意思上来说,滋润不干枯。佐藤学先生如此来定义:其一,“润泽”是一种气息,一种氛围,一种心情。其二:“润泽”的教室里有一种一种轻松的,彼此依赖的,安心的,教师和学生足够信任的氛围。
这两点能评判一间教室吗?那得看评判教室的目的。如果为了更好的教学,而不是和同行对比,为了攀比奖金多少,我的答案是,当然。
如果我们去一所学校参观,你走进一间教室,立刻就可以从教室的布置,孩子的状态,老师的表情感受到一种气息。这种气息会告诉你,这个老师是严肃的还是温和的,他偏向应试训练还是人文熏陶,孩子自由放松还是拘谨压抑,教室整体是优秀还是平庸甚至是糟糕。这不需要任何数据,只是凭借感觉。
这么一来,你会发现,评判真的是一种氛围,心情,气息,境界。
论语中描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你从这段话中就能感觉一种完美的学习氛围应该是多么自如,舒适,安静,平和。而一旦拥有了“润泽”的文化特征,这间教室也就具备走向卓越,朝向完美的可能
所以,这是第一个问题,润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词语,它具体指的是怎样的形态。
当您明白了这一点,可以帮助您认识到教室的创建目标最重要的是什么?明白了上路是去向哪里,您就不至于被一些当下的 功利的目的所诱惑,所痛苦。有的时候,要改变当下的苟且,最需要的就是诗和远方。
那么,如何创建一间具有“润泽”特质的完美教室。
这是一个很难直接回答的问题,但如果我们可以从反面来解释,就容易了。就像您问哪条路可以通罗马,我们未必能回答,但是如果问哪条路肯定去不了罗马,反而好回答了。
首先,一间润泽的教室是不会呈现高竞争性的。这一条很关键。竞争的本质是什么?制造痛苦。只有不断的呈现同学之间的对比,造成不安全感,用痛苦逼迫每个人不断练习,已达到获得某种能力的目的。
我不评判这种竞争性的教室好还是不好,它有它的复杂性和现实性,就像我们今天面对衡水中学一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润泽的教室。在这种教室里,你也无法感受到信任,安全,自然,放松。
那么,润泽性的教室是不是需要老师的的奉献和爱,充分信任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根据自己的心性学习。
佐藤学先生说不是。他不是说爱和奉献不好,也不是说信任和自由不对。而是认为如果一味自主学习,教授这个词就不存在了,那么,教育的概念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知道,今天的孩子要想在适应社会生活,他必须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理解,建构近一万年内人类已经形成的观念。这种观念有些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来自学校有组织的教育。如果过于依赖孩子自主学习,等于让他独自探索这几千年的文明,上万年的经验。这是佐藤学先生以及任何一个教育学者,专家所不能忍受的。所以,第二点,润泽的教室里不可能是自由的放纵的教室。
好,从前面两点我们可以发现,创建润泽的教室不能完全依赖老师,也不能完全依赖学生。那么,创建的关键点在哪里。我可以回答大家,在于课程。
佐藤学先生认为润泽教室的关键不在于老师如何,或者学生如何,而在于他们是如何师生共同学习的。我换个比方来说,一场恋爱,男方多好多好,女方多好多好,在本质上是不重要的。因为,只要两者之间没有那种默契,所有的单相思都无法成就爱情。
诗经里面有一句很动人的誓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里什么意思,经历生死,我都不变。也就是说真正的爱情,只有一起经历过这些东西,我们才可以慢慢变老,永远喜欢你的味道。
那么,真正的课程也是如此,唯有在共同经历的课程之中才能营造真正的师生关系,获得真正的润泽文化。
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如此呢?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点,佐藤学理想中的课程是什么样的?
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叫《教学勇气》。在这本书里,他用了一个极为精当的比喻。他说:“师生的学习应该如同原始人一样,围着知识这一盏篝火起舞。”也就是说,在一段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应该是知识。教师和学生都被伟大的真理所吸引,彼此贡献经验和热情,使得学习成为共同参与,共同协作的事。
大家想,如果教学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教师和学生谁也没有把真理放在口袋里,而是共同向未知的世界叩问,探索。那么,师生之间怎么会不处于一种彼此信任,放松,自信的氛围里呢?
那么,什么是围着篝火起舞的学习呢。时间原因,我只能举个小小的例子。
教会学生认识一个“鱼”字,一种教法很简单,撇,横折,竖一路练习,跟我读,鱼鱼鱼…… 我们通常都会这么教。但这种教法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老师,鱼这个字被放在老师口袋里,掏出来给学生的。
还有一种教法,呈现很多鱼的照片,老师和孩子一起归纳,发现,绘制,抽象出具体的形状,然后把汉字“鱼”的演变,找出来,对比,发现“鱼”这个字是怎么来的。
这样一来,谁在核心,“鱼”这个字啊。老师和学生共同经历了“鱼”字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抽象,对比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一种协作关系,一种围绕着篝火起舞,一种共同摸索发现伟大真理的状态。同时,这仅仅学的是一个鱼字吗?它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佐藤学先生强调生活化学习,强调让知识回到生活中,让儿童经历知识的重新发生,在这个小小的属于中国的课例中可以窥见端倪。
当然,鉴于综合性课程的复杂性,我们必须用一个专门的时间来佐藤学先生和他的创造性,反思性,合作性课程。欢迎大家在后面的时间里关注。
好,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一起交流的内容。
首先,我们了解了一个词语“润泽”。我们知道,佐藤学以这个词语来评定一间教室,一个班级的优劣。它是一种境界,氛围,文化。
其次,我们思考了润泽的教室如何创建,我们例举了两种不可能创建的原因,了解到唯有来自生活的课程,需要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才能带来师生彼此信任的关系,而这是创建润泽教室的关键。
最后,我用了一个关于“鱼”字的教学案例来说明真正的课程是如何激发师生共同探索的,也为以后我们讨论佐藤学先生的综合性课程提供一个引子,为下次我们的共同学习发出一个邀请。
好的,到这里,我们的内容就基本结束了。感谢大家,我们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