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妈,走在奔四的路上,各种纠结与困惑。有着外人看来的各种“圆满”,内心的苦痛只有自己知道。
关于身心灵、关于心理学,断断续续也有关注了近5年。但这一次是带着问题和痛苦真学,真学就真的学进去了。
常常会怀疑自己?
常常觉得容易被别人影响?
常常觉得不自觉看别人脸色行事,但内心非常不舒服?
为什么呢?
一切都因为自我价值感不高。
自我价值感不高,其实来自于童年的模式,童年和父母相处的模式,父母有没有给予无条件的爱。
0-6个月,妈妈有没有不厌其烦的完全满足你的要求,让弱小无力的宝宝内心生长出强大的全能感,“世界是围着我转的”,产生强大的自信。
7个月-3岁,足够好的妈妈即60分妈妈(来自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包容宝宝的每一次尝试和探索,在出现危险前,又能及时的给予支持。在一次次探索尝试中,宝宝得到了丰富的体验,他的全能感虽然有时因为挫折受到了打击,但他的依赖感得以发展,在探索的过程中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在他心中种下了信念,世界是可以探索的,妈妈是值得依赖的。
但非常遗憾,得到这样关怀的宝宝非常少。
真实情况是,6月份前的宝宝哭了,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安抚,它哭的伤心绝望以至于对世界充满憎恨。
宝宝长大了,在自我探索中,常常因为动作慢、把衣服弄脏、危险等原因,剥夺了探索的权利。
他委屈表达内心的愤怒,会被大人斥责。
经常贴上“乖”“不乖”的标签。
甚至还会说这个小孩很坏,用哭来威胁大人。
当我还没有学习心理学之前,多多少少也认同过以上的类似观点。但现在明白“以上全错”。
什么是“乖”,你没有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你觉得你是她的主人,你可以操控他,他必须听你的。如果你的孩子在你一次次的打压下,最终“乖”了,他今后的人生可想而知。
什么是“坏”。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会坏?如果孩子用大哭大闹来争取权利,那之前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呢?如果他用平和的方式表达,没人对他理睬,他的需求没人呼应,最终诱导他只能通过大哭大闹这种剧烈的方式来表达要求。
大人为什么要斥责孩子?孩子哭闹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和宣泄,没有好坏对错,为什么孩子一哭闹,大人内心就会被勾起愤怒,以至于要对他大声斥责呢?为什么大人不能接受他的情绪,心平气和的对待他的哭闹,直至他冷静下来。
大人容易愤怒本身是不是就有问题。
比如他的童年模式就是哭闹遭到父母的大声呵斥,无意识中,自己对待子女的方式复制了当年父母的模式。
再比如,孩子哭闹,让父母感觉失控,感觉到身为父母的无力感,只能用愤怒来表现自己的力量。
如果我们不去觉察和思考,一直会处在无意识的行为中。无意识的行为不断的重复,痛苦就不断的重复。
当明白了这一切,不能再熟视无睹,不能再放任自己的无意识,无意识将让我深陷轮回的痛苦,无意识也将让我不正确的对待我的孩子们。当人生遇到痛苦,痛苦就像一道裂缝,而觉知之光因此照射进来。
(007战团,20180307,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