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中草药:鱼腥草

鱼腥草是一种生长在水边潮湿地带的野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根和叶子都能供人类食用,能为人体补充丰富营养,而且他们都含有多种药用成分,是能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中药材。

鱼腥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1、增强免疫力

鱼腥草的根虽然具有浓郁的鱼腥味,但他在收取后可当蔬菜工人们食用,而且食用价值极高,能为人体补充丰富免疫球蛋白,病能增强人体,具是细胞的吞噬能力,而它含有的鱼腥草素还能促进身体内白细胞再生,这种情况下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会明显增强,它能让人体的抗感染能力变好很多。


2、抗炎抗病毒

鱼腥草的根有植物抗生素之称,它具有超强的抗炎抗病毒能力,特别是它含有的鱼腥草素,抑制人体内多种病毒的活性,可防止人体细胞对病毒感染,对人类经常出现的咽炎,肺炎,尿道炎,阴道炎以及肾炎等都有明显预防和缓解作用。

3、利尿排毒

鱼腥草根还能入肾经可提高人类肾功能,并能促使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扩张,它能加快人体凝尿液生成和排出,并能让人体内淤积的毒素随尿液一起排出体外,经常食用鱼腥草根,能起到利尿排毒和预防水肿等多种保健作用。

鱼腥草根的副作用

鱼腥草跟药食两用,但他在食用后也有一定副作用,因为它含有一些易过敏成分,容易导致过敏性皮炎,另外还会对人类的阴道黏膜产生一定刺激,容易出现阴道粘膜损伤。


别名:猪鼻孔、臭茶、臭灵丹

鱼腥草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药用部位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每年8月至次年3月为成熟期。一般夏秋两季采收,晒干,生用。其叶片具有明显的小腺点,叶柄基部与托叶合成鞘状。茎为扁柱形,暗棕色、棕黄色,节状环,具有纵皱纹。果穗顶生。蒴果上端与3个向内弯曲的柱头。研究发现,鱼腥草嫩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辛;归肺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痰热壅肺引起的肺痈咳吐脓血等;用于湿热淋证、小便淋涩疼痛;用于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肠炎、尿路感染等

服用禁忌 鱼腥草含有挥发油,不可久煎;部分患者服用鱼腥草制剂后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红斑、恶心、心悸、口唇紫绀、四肢厥冷大汗等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

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硇疾,解硇毒

《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良方精选:

《方1》

配方:鱼腥草适量

制法:将鱼腥草制成蒸馏液,或者直接购买鱼腥草蒸馏液

用法:滴鼻,每次5~8滴,每日3次

功效:适用于萎缩性鼻炎

《方2》

配方:新鲜鱼腥草50克,蜂蜜适量。

制法:新鲜鱼腥草捣汁。

用法:冲蜂蜜服用。

功效:适用于感冒。

《方3》

配方:鱼腥草适量

制法:鱼腥草捣烂平摊于干净的纱布上

用法:敷于患处,外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方4》

配方:鱼腥草30克,鸡蛋1枚(取蛋液)

制法:将鱼腥草浓煎取汁,用烧开的药汁冲蛋液。

用法:温服,每日1次

功效:可辅助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方5》

配方:鱼腥草120克。

制法:鱼腥草以水浓煎,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肺脓肿。   

《方6》

配方:鱼腥草180克,白砂糖30克。

制法:鱼腥草与白砂糖一同水煎,取汁

用法: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方7》

配方:鱼腥草120克

制法:鱼腥草加水煎煮,滤渣取汁。

用法:将药汁放温后洗患处,连洗数次,适用于外阴瘙痒

《方8》

配方:鱼腥草、葱各30克

制法:将鱼腥草、葱一起捣烂,揉成一团,两手反复揉搓。

用法:每次10~15分钟,每日搓2~3次,连搓5~7日

功效:适用于手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 9.金银花 金银花,别名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鸳鸯藤、...
    旷山燕阅读 9,556评论 0 0
  • 鱼腥草 英文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别名:岑草、蕺菜、菹菜、紫背鱼腥草、折耳根,臭...
    小药师妈妈阅读 5,542评论 0 1
  •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 1.车前草 中药车前草,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旷山燕阅读 8,187评论 0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0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11,342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