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讲故事系列(十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吴添昕是我的一个同学的孩子,本该读九年级,因成绩不好,她老爸给她办了休学,然后来我班借读。

她高高的个儿,圆脸长发,皮肤白皙,话语不多,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她老爸说她不好好学习让他很头疼,我看她学习也挺踏实认真的呀!

前几天的文艺晚会上,她跳舞唱歌样样行啊,教室里张贴的画作里,她的很出色,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

今天该她讲故事了。

站在讲台上,她笑眯眯地,很轻松就把故事讲完了。她讲的故事是《痴人说梦》:

“从前一个外国和尚到一座中国庙里烧香,庙里的小和尚问他何姓及来自何国,外国和尚不懂他的话,跟着说何姓何国人。小和尚向住持报告外面来了何国一个姓何的和尚。众和尚纷纷出来看热闹,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痴人说梦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痴人说梦”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但它的出处知道者鲜矣。

关于“痴人说梦”出处我百度了一下:

宋·惠洪《冷斋夜话·痴人说梦》第九卷:“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之曰:‘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邕(yōnɡ)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zhuàn)曰:‘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用于讥讽人

注释:

(1)僧伽:唐代的一个和尚。僧伽,梵语,即“僧”,和尚。

(2)龙朔: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公元661—663年)。

(3)江:长江。 淮:淮河。

(4)迹:行迹,举行和神色。

(5)李邕(yōnɡ):字泰和,唐玄宗时任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文名满天下,兼工行草书。

(6)作碑:写碑文。

(7)书传(zhuàn):写某人的传记。

译文:

唐高宗时,有个和尚,修行很高,言谈举止十分奇异。一次,他到长江、淮河一带云游。有人问他:“你姓何?”他回答说:“我姓何。”这人又问:“何国人?”他又回答:“何国人。”和尚死后,李邕(yōng)为他作碑文,因不懂他所说的话的意思,只好根据他当年的回答写道:“大师姓何,何国人。”此事被后人当成笑话,认为和尚原来好比“对痴人说梦”,而痴人竟会信以为真。

成语“痴人说梦”即由此而来。原意是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还信以为真,后来人们用以比喻说话荒唐,违背常理,完全不切实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晚收拾妥当,将睡未睡的那段时光最是微妙;自小就羡慕我爹,后脑勺刚沾枕头就能呼呼大睡,我却要径自地胡思乱想。 直至...
    南柯梦阅读 248评论 1 2
  • 苹果。橘子。蜜桃。 咖啡。水。茶。 简简单单的食物。 填充着明媚温暖的日常。
    请多指教我是阿美同学阅读 1,028评论 0 1
  • 如果 是这样 似梦一场 我又 何必 等你在 花开的地方 朝朝与暮暮
    爱琴海洋阅读 301评论 0 1
  • 我觉得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一家人在一起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而在这幅图中就是我曾在心中幻想过的幸福生活。一个简陋却...
    广电2班卢家宁20阅读 16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