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塘湖小镇一路向东奔赴淖毛湖镇,一路上拉煤的大货车排成长龙过安检,油田上的磕头机隐约可见,新能源矿产的作业车在路边的停车场检修,我们仿佛进了工业园区。
车子持续行驶了180公里终于来到了淖毛湖镇,镇里的布局是十字型,被分成四大块,比我们巴里坤县城还大——县城东西一条街,把县城分成了南北两部分。
溜达一圈我们来到了镇繁华地段吃饭,此时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点,他们四个人选择吃抓饭,我则到隔壁饭馆要一份野蘑菇汤饭。
等待的过程中,我忍不住问这个小镇的情况,饭馆老板十分健谈:“这个小镇是伊吾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伊吾县城乡户籍的人口只有两万人,下辖九个镇多半都是牧区,农区只有两个,淖毛湖镇算一个,但是淖毛湖镇长住人口就有八万人。”
“怎么会有这种情况?”我只知道农十三师淖毛湖农场在这里,一般农场人口也就七八千人。
“这里有新能源矿业的总部,提炼露天煤矿的原煤,还有油田和矿山开采。”老板颇为自豪,“我们这里的牛羊肉和晚熟哈密瓜基本不用出疆,本地就消耗了,自然也带动了餐饮和住宿,这个镇上光酒店就有十几个,其中一部分就是那些国企的办事处。”
“哦,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思。
“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这个南北街左边就是兵团团场的地盘,淖毛湖农场的场部就在我们饭馆后面;右边就是淖毛湖镇的管辖区,镇政府离这里不到500米。”老板解释,“这里是唯一一个团部和镇政府在同一个地方。”
“请问,胡杨林离这里远不远?”我又有点好奇。
“不远,只有20公里。”在新疆20公里就叫不远处,毕竟通勤随便就这个距离。
我端着野蘑菇汤饭和他们几个汇合,他们没人一份羊腿抓饭已经开吃,还配了一盘咸菜。
边吃边聊,计划下一步的计划。
年轻小伙首先声明:“我来这里就为了体验氢气为动力的公交车。”
“竟然还有用氢气当动力的公交车?”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这是全国唯一用氢气当动力的公交车,而且有三条路线。”小伙子解释。
“氢气从哪里来?”我又发出灵魂拷问。
“这里的能源基地自己提炼出来的。”小伙子这么一解释,我才恍然染污,就地取材而已。
饭后,我们几个兵分两路,我们四个驱车去看胡杨林,虽然十分壮观,毕竟还没到胡杨林最美的季节,多少有点遗憾。
等到最后我们汇合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晚上9:30 ,太阳快要落山了。
“咱们是不是要住一晚?”我是提前做了准备。
“这里是收瓜的旺季,酒店很贵的。”同行的一个人解释。
“要不咱们住在伊吾县?”另一个人提出想法。
“说什么呢,到县城已经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还不如一鼓作气回家。”县城很小他们也不想住。
“随意。”反正我是搭便车的无所谓。
满足心愿的小伙子提议:“回城的路上我来开。”
上车我就开始迷糊,毕竟没有午睡,迷迷糊糊到家竟然到了23:30分。
累是累一点,但收获满满: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淖毛湖镇,了却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