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越多,劲椎不适的人越多。
劲椎并不需要很强的灵活性,但是需要足够的稳定性。长时间使用电脑、看手机让颈部肌肉总是处于特定的紧张位置。除了会导致明显的不良体态,也常常会带来酸累甚至疼痛。
面对颈部问题,要特别小心,因为脖子有点脆弱,已经颈部疼痛了,千万别使劲去“转脖子”。瑜伽理疗不强调穴位(当然可以和穴位按摩结合),主要是用特定姿势拉伸或强化肌肉,用辅助手法快速放松肌肉和筋膜。
步骤:
1. 松解局部肌群(胸小肌、胸大肌、胸锁、斜方肌、斜角肌、肩胛提肌)
2. 矫正关节排列
3. 改善不良姿态
4. 调节呼吸模式(加强腹部、松解膈肌、打开胸腔)
松解胸大肌、胸小肌
胸大肌、胸小肌过紧,往往伴随后背主动肌过松。所以松解之后,可进行肩胛稳定训练。反之,肩胛稳定训练之前,有可能需要先松解胸大肌、胸小肌。
学员仰卧,放松的姿势。
1. 按压喙突。或者用指关节面顺着锁骨下际按摩。
喙突位置:锁骨外测起 1/3 的位置往下,一个凸起的地方。
2. 放松胸小肌
学员抱头,从腋窝斜下方,拨开胸大肌,往里掏一点,找到胸小肌,按摩松解。
3. 放松胸大肌
学员将头下方的手拿出,伸向头斜上方。
教练一只手握拳,用力按住胸大肌,不动。另一只手,握住学员的手腕,像压水泵一样,呼气时下压。
松解胸锁乳突肌
转头会疼、会响,有耳鸣,可能与胸锁有关。
(胸锁乳突肌特别发达,可能是容易气急,剧烈呼吸)
松解按摩通常找三个点:起点、止点、肌肉本身。
起点:锁骨内1/3段上缘
止点:耳朵后侧,乳突外面及上项线外侧1/3
学员坐立,头转向一侧,然后向下,肌肉会明显的暴露出来。(也可以仰卧,侧头,教练把学员头稍稍抬起)
1. 按摩耳后乳突下,止点位置。
2. 按摩锁骨起点位置。
3. 避开喉结,把肌肉稍稍掏出,进行按摩。
松解斜方肌
斜方肌紧张的原因:呼吸不正确,运动不正确,比如容易缩肩。
功能:同侧屈、仰头、对侧旋转。
拉伸则可以根据功能,反方向:对侧屈、低头、同侧旋转。(这是个基本原则方法)
1. 学员坐立。教练用一只手臂的手肘前侧,搭放在学员肩上,手心朝上。锁住肩峰。
2. 教练另一只手,两指夹住耳朵两侧(放在这个位置,不要夹耳朵),手肘沿头的延长线,往上延伸。轻轻施加压力,帮助学员头向对侧延伸。保持5-8个呼吸。
3. 头向下转,保持5-8个呼吸。
4. 向同侧转头,保持5-8个呼吸。(在向下转的基础上,往上转,相对中间位置就是同侧转头。)
5. 收回时很重要,学员用头推教练施压的手(三成力)进行对抗,教练另一只手扶住学员的头回正。
松解斜角肌
斜角肌有前中后三块。稳定劲椎的作用。呼吸不正确时,会用来呼吸。
落枕、手臂发麻、发凉,可以松解斜角肌。
1. 用三个手指从横突,轻柔的往下推1-2分钟。
注意,用力要轻,如果推的过程中发生学员手臂发麻的情况,可以帮助他往上耸肩。
2. 从锁骨往第一肋的方向掏进去,手指左右滑动按摩。1-2分钟。
松解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位于颈项两侧,肌肉向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深侧,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面,止于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这个位置比较好找,按摩里)。
肩胛提肌有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下回旋的作用。
1. 学员侧卧。把下面的胳膊往回放一点,使肩胛骨明显。
2. 找到肩胛骨最高的位置,向下2厘米。
3. 用推按的方式,按压15次。
矫正关节排列
学员仰卧,放松
1. 双手托住学员的头,用中指沿着棘突往后滑,感觉一节一节的捋过棘突(关节突出的点),放松整条劲椎。
2. 双手向召唤小狗一样(手指来回屈伸),从第一、二节胸椎开始,沿椎骨两次向上。
释放关节间的张力,创造空间。
改善不良姿态
放松后观察身体姿态。
闭上眼睛,自己喊口令,原地踏步20下,自然的站姿。
正确的位置:骨盆在股骨正上方,胸腔在骨盆正上方,头颈在胸腔正上方。
常见问题:骨盆前倾、后倾;骨盆前移、后移;胸廓后倾、前倾;头部前伸。
骨盆是否前倾、后倾的判断,观察髂肌和耻骨联合是否在一个平面,髂肌在前(耻骨联合在后)——骨盆前倾,髂肌在后(耻骨联合在前)——骨盆后倾。
目测骨盆前后倾不明确,可以用 搭肩测试法 (垂直施加压力,看被测腰是否会前、后突)。
调整体态的姿势:
山式站姿 (10- 15分钟 )
单脚站立(增强站立侧臀部肌肉,可以增加活动和干扰)
调节呼吸模式(加强腹部、松解膈肌、打开胸腔)
胸腹都参与的完全呼吸
正确的呼吸三个步骤:
吸气时:腹部扩张 —— 肋部扩张 —— 胸部扩张(胸柄骨)
呼气时:腹部向内 —— 肋骨向下 —— 胸部自然回收
关键:启动膈肌,增强膈肌的运动
1. 加强腹部
学员仰卧,屈膝。
教练双手相叠,扣指,放在学员腹部。
学员保持自然、充分的呼吸。教练在呼气时下压,帮助呼出更多气体,在吸气时给一点阻力,让学员练习吸气时用腹部对抗。
2. 松解膈肌,重建肋骨角
双手放在两边肋骨,大拇指,指尖相触,两个大拇指之间形成的夹角,就是肋骨角。
正常应该是90度,过小、过大都需要调整。
生闷气、含胸会使肋骨角变小。
沿着肋骨边缘,从上往下,呼吸时往里掏进去,用手指左右按摩。
3. 打开胸腔
学员舒适地侧躺,含胸,屈膝。
教练用双手指握住肋骨边缘,吸气时打开,呼气时下压。5-8个呼吸。
增加胸腔打开的方法:
侧卧,学员的手放在肋骨、肋间肌的位置,教练的手放在学员手上。
吸气时加一点力,让学员向上顶教练的手。呼气时下压。5-8个呼吸。
吸气时加大对抗的压力,然后猛地释放,自然增加呼吸的强度。
增加胸柄骨打开的方法:
仰卧,学员的手放在胸柄骨位置,教练的手放在学员手上。
吸气时加一点力,让学员向上顶教练的手。呼气时下压。5-8个呼吸。
吸气时加大对抗的压力,然后猛地释放,自然增加呼吸的强度。
劲部肌肉问题评估方法
转头痛、头痛、颈部不适与颈部肌群的各肌肉都有可能有关,要精确定位,可以用分别放松某块肌肉的方式来判断。
要点,要熟悉各肌肉的功能,用缩短相关肌肉的方法来放松它,然后做同样的动作,看是否还疼痛。
例如:
转头痛——可能是斜方肌或胸锁,测试时,提起肩部再转头(缩短了斜方肌),如果疼痛消失,则相关肌肉是斜方肌。
落枕,颈部痛——抬手臂测试,如果疼痛消失或缓解,是斜角肌相关。头偏向一次,缩短肩胛斜肌,测试症状是否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