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烽火长歌
01
这是第七篇读书笔记了,写了这几篇读书笔记之后我发现一个问题。
读书笔记其实写起来不太难,只要有书读,总能写出一点东西来。如果要加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会增加一些难度,但也不会太大。并且,写读书笔记,好像对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没有特别明显的帮助。
当然了,并不是说写读书笔记无用,但是锚点在提升写作技能方面的话,就差了那么一点意思。但是如果聚焦个人成长,收获知识,却还是很有用处的。
所以,完成这十篇之后,我应该不会再这样密集地写读书笔记了,除非真正读到让自己能够觉得眼前为之一亮的好书,也许一个月一篇是比较合理的节奏。
02
书名: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
英文名:Working Identity (Unconventional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Your Career)
作者:艾米尼亚.伊瓦拉
译者:张洪磊 汪姗姗
为什么要看:如果在你职业生涯的中期,你想要切换跑道,换一个生活方式,那么请看此书。
什么人不适合看:刚开始职业生涯的新人/想要“放慢生活节奏”的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强行转行的人。
阅读时间:3小时
跟上本书不一样,这本书的译者没有搞标题党,这是一本认真写转行的书。
03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必须认真地介绍一下作者艾米尼亚.伊瓦拉。她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在哈佛商学院任教13年,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并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21世纪最重要的50位管理思想家之一”。
这本书不是玩票的写作,是认真的学术作品。
之所以我要在第二段的介绍中专门说明什么人不适合看,是对本书做一个定位。这本书的作者采访了39位职业转型人士,对他们转行的过程和心理进行了深度分析。
我需要大致介绍一下这39位人士,他们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要转行,不需要猎头,也有很多抢着上门需要他们服务的职业机会,赚钱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他们多为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者,或者是所在领域的高精尖人士,他们是主动要转行。
看到这里,你可以决定是否要继续看这篇文章了。
这是一篇写如何进行内驱动改变的文章,外因不构成主要驱动因素。
04
外国人写管理类或者自我提升类的文章,很喜欢提到一个概念:ego (自我)
这个概念如果要用中文作者的书籍来表述,最恰当的一本就是《发现未知的自己》。
我们作为个体,生存在这个社会中,所经历的生活塑造了现在的自我,但是对于未来的自我,我们一无所知,也许有一些想象,但是,未经验证,你不能确定想象中的自己就是真正的自己。
举个例子,你现在的工作一成不变,如同嚼蜡,于是你看到卖保险邻居的工作时间自由,然后你对这种时间自由的职业充满幻想,甚至把自己将来的日子都规划好了,你觉得你就是属于那个自由的灵魂。于是毅然决然,想要跟她一起卖保险。
可是干了两个月之后,你发现,脸皮薄,拉不来亲戚朋友,并且保险好像也没有那么自由,客户的时间永远是第一,去拜访客户之前你也要做很多的功课,否则就根本不用谈什么业绩,连底薪保不保得住都是个问题。
于是,你犹豫了,你觉得这好像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你到底有没有真实地认识到自己?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职业规划途径都是要一步到位,先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就是说要找真正的自我。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职业规划。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陷阱:真正的自己是不是能够光凭想象就可以发掘出来的?
回答必然是否定的,因为你的想象中真正的自我,都是基于你前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来做的判断。可是,世界这么大,同一个地方每天的风景都会变幻,你只基于一个静态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绝对得不出来正确的答案。
毕竟就如乔布斯那样的牛人,也要吸毒、跋涉到印度,干过很多出格的事情之后,才知道自己要奋斗的方向,我们大多数人是不如乔布斯的。
这里就有一个悖论,我们不如牛人,然后还采用错误的方式来规划人生,你自己觉得能收获到很好的效果么?
答案必须是否定的。通过“反省”只能了解“过去的自我”,而不会发现“可能的自我”。
未知的自己,也就是真正的自己,只能在一次次行动中去被发现,绝对不是想象。
05
塑造“职业身份”是一种实践,是一个对你“可能的自我”进行测试、检验和了解的过程。
大多数职业生涯的转变都是进两步,推一步的过程,需要差不多3年的时间来完成,3年之后你成为的自己,也许会让现在的自己大吃一惊。
转变的步骤:
1、创造实验的机会,列出自己各种职业可能性,行动起来。
2、改变关系网,你旧有的关系网,包括最亲近的亲人朋友,在你转变过程中,大多数起的是反作用。你需要建立新的关系网来融入进去,让导师带领你前行。
3、为转变做出解释,如此你才可以将“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统一起来,形成“新的自我”,一个让自己完全认同的自我。
转型的初期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不同的可能的自我会互相打架,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尝试各种可能,积累经验,直到经验积累足够为自己下一步行动做出指导。
转变的大忌:职业身份转变绝对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切忌一开始就做出大的转变。
在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会做出两种改变:方向的微调和观念的深层改变,两个都很重要。
职业重塑的非传统性策略:
1、先行动,在回顾(内省发现不了自己,必须行动起来找到新的思维和存在方式)
2、别拿自己太当真(即不要陷入用思考来找寻“真正的自我”的陷阱中)
3、和矛盾共处(过渡期很艰难,不断在坚持与放弃中转换)
4、积少成多,不要一次到位(划重点:一步到位是转型的大忌)
5、实验新角色(做一段时间的斜杠中年,尝试不同体验)
6、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找到导师,找到新的社交圈,同时离开原来的社交圈)
7、不要坐等灾难来临(一切转变的驱动要来自于内心,不要等到因为环境转变而不得不便,那时候你就没有选择,完全不在此书所讨论的范围之内了,那时候的话题也许叫做生存)
8、退一步,但是别太久(适当退出,但是不能太长时间,容易丢失状态)
9、抓住机会(需要一个契机,或许叫做顿悟,抓住它,如同王阳明的龙场悟道)
06
这本书为什么是由一个心理学家来编写,原因就在于所谓的转行,其实就是一个慢慢重新雕塑自我的过程。
职业身份的切换只是一个结果,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身份的认同感,让自己的内心真正需求与自己的社会状态匹配,如此才是完美的转行。
所以这里面,心理过程的转变比职业身份的切换更重要。
人一辈子都应该思考的两个问题是:我是谁,我要做什么。
这个问题永远没有固定的答案,时间在流逝,社会环境在变化,你的自身也在发生变化,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能适应变化,在各个阶段都能找到与内心欲望真正匹配的自我。
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得到心灵的平静与富足。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自我需求探索层次以及转变过程的详细描述,这里就不在赘述,有兴趣的读者自取。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