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应用在生活习惯。表现在继续赋予孩子责任,有助于不良习惯的改善。当一个孩子在团体中已呈现许多缺点时,我们如果仅去注意缺点,强调缺点,是无法使缺点减少。一个孩子无法在行为上建立自己的信心,确定仍然存在。只有对自我信心的增强才能改善缺点。
关于影响继续增强效率的因素:
一、行为建立的阶段。个体行为建立的初期必须应用继续增强,假如在中期、末期的话 效率就降低,必须采取间歇增强,才能发挥增强的效果。
二、增强物的性质。就行为建立的不同阶段,增强物性质也会影响继续增强物的效果,一般而言,训练初期可能更多使用消耗性增强物,如食物糖果等,或者操弄性增强物如玩具、拼图等,让受训者直接感受到增强的喜悦与满足。如果要提高更大效果,最好能配合社会性增强物的应用。
三、个体的特质。这项特质包括下列各方面:1.身心条件 2.年龄 3.性别
关于继续增强的误用:
儿童良好行为的建立,增强物的选择,关系其成效甚巨,但是如果仅注意适当增强物的选择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有效地去安排增强物才行。一般而言,在行为建立的初期采行继续增强,使个体每次行为发生,都能获得满意的后果,这种"有求必应"的措施,应用适当,但是应用不当时也会带来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