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初,利用周末的假期,我和60团的伙伴们登顶黄山,实现了旅行的小目标,完成了猴年的大心愿。在大伙动议准备黄山之行时,就听去过的小伙伴说:“没去黄山想上山,上了再上猪头仨”。意思是黄山的艰苦、劳累让人难以忍受,很多人去了一次,即使因天气原因没有领略到黄山佳境也被登山的困难吓退了,特别是说道“天都峰”的险峻,更是让人望洋兴叹、止步不前。因此,出发前,伙伴们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并在出行路线安排上充分考虑了如何保证体力看到更多美景。即头天晚上入住山脚汤口镇;第二天乘玉屏索道上山,以充足的体力先爬天都峰,晚住白云宾馆。第三天光明顶观日出,游西海大峡谷,坐观光小火车,乘云谷索道下山,回汤口镇;第四天视体力情况,选择1-2个黄山周边景区浏览,下午回常。
旅行攻略制订好就开始行动了,周四请假提前1小时下班,青山绿水沿途接上我和团长、芳芳,小分队一路疾驶、满车欢喜于晚9时抵达汤口镇的厘米客栈。小店位处镇中心,闹中取静,干净舒适,性价比较高,生意不错,老板又开了分店。放下行李,我们就去觅食了。沿街的饮食店鳞次栉比,一盘长满白毛的豆腐吸引了我们,一个收拾得整洁得体的徽州女人站在灶台前吆喝着。她就是安徽唯一上榜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第三期“转化的灵感”中黄山毛豆腐的主角方鑫玉,旁边的电视机连续播放着影片中她的画面和“来黄山一定得品尝黄山毛豆腐”的解说词。相传朱元璋一次兵败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一随从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在此处的几块豆腐,但已发酵长毛,因别无它物,随从只得将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给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鲜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兴。转败为胜后,下令随军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毛豆腐遂在黄山流传下来。如今,在徽菜中,黄山毛豆腐不仅仅是一道名菜,更是当地小吃中的经典。我们慕名点了一份,只见方美女在锅中放上油用小火将毛豆腐炸透,浇上甜辣酱端给我们。豆腐表面稀疏的绒毛被油花磨去尖利,与豆腐连成一体,咬嚼时根本没有任何异物感,反而是内里的豆腐滑嫩,一股淳朴原香从舌尖上慢慢渗透出来的,口感还不错。晚饭后,大家早早地歇息了,养足精神,准备明日的登山。
第二天吃过早饭,店家用车将我们送到汽车站,统一换乘车辆进山。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一对老夫妻,晚上就住在我对面,上车后,大家攀谈了起来,大爷乐呵呵地说:“我18,她57,昨天我们上了天都峰,今天到西海大峡谷。山上太凉,住山下方便,黄山来过3次了,日出日落都看过了。”老人的一席话让小伙伴们顿时汗颜,转而一想,虽然今是第一次上黄山,但按老人的年龄,我们还有30年可以再上几次黄山,“十上黄山”的志向完全可以实现。说话间,景区大巴到达慈光阁,我们即搭乘上玉屏索道开始了正式登山。
由于出发得较早,进山时我们是第600位游客,到达迎客松下,周围的人不多,团长用他新购的相机左摄右拍,足足花了20分钟。黄山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位于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一侧枝丫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峰壁上刻着朱德的手迹“风景如画”。网传迎客松已枯死,但我们仔仔细细地看了,除了有两段枝丫颜色较深,象是假的,其他部位枝繁叶茂、长势良好。告别迎客松,沿途经送客松、一线天、蓬莱三岛,来到了天都峰脚下。
天都峰,峰体拔地摩天,险峭峻奇,是黄山群峰之中最为雄伟壮观,最为奇险的山峰。其雄伟博大之气势,虽然高度不及莲花峰和光明顶,但卓立地表,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绝对堪称"黄山第一峰"。为使黄山景区生态自然休养生息,每年冬春时节(12月1号- 来年3月底)西海大峡谷、莲花峰、天都峰都会进入维护期,其中莲花峰和天都峰两座山峰是轮流开放的,轮换周期为5年。故60团里的小伙伴虽来过几次但真正进入这几个景区的不多。2014年4月1日,天都峰对外开放,莲花峰同时封闭进入5年轮休期。站在峰头俯瞰群山,千峰竞秀,云山相接,莲花峰遥相呼应,光明顶挥手致意,风光无比壮丽。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即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这里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此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鲫鱼背。自上而下,坡陡达85度左右,若遇风吹云涌,仿佛山摇石动,攀登尤为惊险。团长回忆起第一次过鲫鱼背时,那时还没石栏杆,是光脱脱的悬空大石,只是在巨石上放两条铁链。而如今的鲫鱼背上,已开辟出一条有石栏钢索的小道,有点险但不害怕。阳光下,团长和芳芳、青山和绿水头顶蓝天、脚踏鲫鱼背,或深情对视、或双臂舒展、玩转泰坦尼克号经典双飞,上演着一幅幅“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恩爱画面。
下午2时许,我们再次经过寿逾千年、被称为国宝的迎客松。此时,迎客松、玉屏楼周边游客接踵而至、人声鼎沸,一扫早晨的清净。我们穿过人群,向着白云宾馆出发。沿途穿过百步云梯、鳌鱼洞、天海、海心亭,远眺光明顶上人头攒动,原来都是等着夕阳下山。团长说,黄山观日落的最佳处是西海的步仙桥,一查日落时间是5点16分,还有1个半小时,走!下一个目标步仙桥!从早晨出发,我们已经连续走了8小时,体力有些不支了。青山绿水先去宾馆休整了,我和芳芳紧跟团长的步伐,向步仙桥迈进。一路都是下坡路,我们紧赶慢赶,到步仙桥时,太阳已归家。所幸团长跑得快,用相机留下了夕阳西下的壮观:一座座山峰披上了金光灿灿的袈裟,一片片树叶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天空被晚霞映照得奇丽斑斓,大地在余辉沐浴下俊美安宁。我们漫步悬空而架的步仙桥,桥下是万丈深渊,前后是险峻峭壁,如梦如幻,婉若天宫。启明星在天空中冉冉升起,夜幕降临,得向山上折返了。渐渐地天穹布满了星空,是那么遥远、那么微弱,四周一片沉寂,唯有我们的脚步声和喘息声。芳芳打亮手机在前开路,团长开启头灯在后护卫,寂静的森林,崎岖的山路,清冷的山涧,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飘泊在稀疏的枝桠上,偶而微风吹过,松技摇曳发出唰唰声,如切切私语,似浅唱低吟,我们尽情享受着黄山夜行的浪漫、远离尘世的纯净、自然力量的馈赠,此景此幕终生难忘。
当我们到达白云宾馆时,已是疲惫不堪。6人一间上下铺,屋里开着暖气、被褥看上去也很干净,晚餐是128元的自助餐,价格不菲,但有这样的食宿条件我们已是很满足了。因为山上所有吃、穿、用都是挑夫一肩一担地挑上山的,登山途中我们常常停住脚步,侧身让身负重担的挑夫们先过,一担80-100元,每天2-3个来回,很是辛苦。眼见餐厅要收摊了,绿水忙前忙后地为我们端茶盛菜,我们每人连喝了3杯速溶咖啡,太好喝了,完全忘却了咖啡提神的功效,以致于当晚一夜兴奋难以入眠。
第三天天还没亮,宿舍的人都起身了,赶往光明顶观日出。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顶上平坦而高旷,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在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小小的光明顶上人山人海,寒风中,人们迎着黎明的曙光,裹紧了衣服,争相簇拥着,昂首东望,期盼着日出的到来。突然人群开始骚动,喧声四起,出来了!出来了!只见天边的鱼肚白被染红了,气象台的白色大圆球呈现出红色,红日冉冉上升,连绵起伏的峰壑松石,刚才还是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瞬息变幻成了五彩纷披、灿若锦绣的画卷。黄山的天气变幻多变,一年中睛天和多云天不到百日,看到日出常常是登山人的奢望,故大多数人常常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我们游玩的这几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尤其是日出和日落同时享受到,真是有福之人啊,我们深深地陶醉在这霞光云海中。
日出三竿,我们开始了西海大峡谷的穿行。在光明顶的西北方,有一块高12米,宽8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的石头,由于与山峰的接触面很小,有比较明显的缝隙,所以有点像天外飞来的,因此起名为飞来石。传说飞来石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红楼梦》开头的取景就是在此。西海的怪石与奇松将黄山的秀丽神奇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西海群峰观景点,“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等怪石,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表现的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移步换景,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金鸡叫天门”变成了“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转而成了“仙人指路”。从坚硬的花岗岩石中迸裂出来的黄山松,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这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稳健雄浑的气势,让人敬畏!让人钦佩! 一步一景,不同的景致带来不同的感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下午2时许,我们从峡谷底坐观光小火车回到光明顶,从前山来到后山,在白鹅岭乘云谷索道下山,回到汤口镇。
回常途中,团长又带着小伙伴浏览了黄山周边的九龙瀑和翡翠谷,将黄山之峰、石、云、松、水尽收眼底,也将黄山的奇丽、秀美、温情留在了心间。黄山之行,让我们体味了“青山绿水”的滋养,领略了“天下无山”的魅力。两会迎客松,两上光明顶、两过白云宾馆,每天18000步的行程记录,手脚并用的爬山姿式,远没有想像中的累和苦,更没有传说中的险与难,收获得是自信的爆满、坚持的力量、超越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