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belief 5.2

偏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无处不在的,没有人可以避免,多多少少都会收到偏见的阻碍。

日常生活种,最典型的就是我们丢了东西去找东西,每隔人都有很滑稽又很痛苦的经历,明明就丢在家里,怎么就是找不到。为什么?因为我们这里就有一个偏见,认为它应该丢在某个地方。就是我们去找东西的时候呢,实际上我们内心已经假设了他已经掉在哪个地方了,而恰恰是这个限制了我们的寻找范围。


任何社会、人群、个人,都会有偏见,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偏见不会太离谱,可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会被事实矫正。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偏见迅速变得会更加严重,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搜索工具,它本身是有算法、语言和监管问题,对网络上的信息处理是完全不对等的。所以有很多东西实际上你是搜索不到的,比如说你在美国或者油管上就很难搜索到对中国的有利的东西,这个就是因为平台进行偏见过滤。这个是典型的因为政治原因。

另外我在中东工作期间,就发现有大量的信息,我的阿拉伯同事轻松就能找到,我就根本无法找到。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Google不能很好的去搜索阿拉伯语。我是试用果ChatGPT,发现它对阿拉伯语,以及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信息,处理能力也不好。


偏见无处不在,但是大部分人的偏见可以得到矫正。但是对于错念者,他有一个非常突出心理学现象,叫做确认偏差。

有确认偏见的人,在进行信息搜索、解读、别人进行谈话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固定、非常坚信的偏见认识在先,所有不符合这个偏见的都被自动过滤掉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呢,他们只搜索自己相信的,只相信自己相信的,所有的信息解读都是为了“确认”他已经有的偏差。


确认偏差也有自己的心理学基础。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类有个心理学倾向,容易赞同一个观点,而不是否定一个观点。

或者简单说,人类缺乏逆向思维。


这可能是因为人类是个群居动物,确认一个观念,容易在一个群体里生存,当然默认条件是群里的其他人没有人故意去欺骗一个人,因为人类祖先生存进化的早期,群体的数量都很小,谎言无法生存,因为很容易核对。


直接的逆向思维就是,这个观点/信息为什么是对的,万一错了有什么后果,有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的信息交叉验证这个信息/观点吗?在商城或者战场上,一条信息的正确性往往是生死攸关的。

从另外一个方面就证实了,逆向思维对于成功认识多么重要


确认偏差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常见的心理陷阱,因为一旦产生,我们很可能就保留这个偏差,在我们去寻找信息、解读信息、持有信息的时候呢,都会使我们自动的忽略那些跟这个信息不一致的消息,就是很容易形成了信息茧房,把自己封闭在一个错误或者有限正确的环境里。


确认偏见最为工作所知道的就是不同国家/组织的双标。双标的根本原因是价值观对立。普通人政策情况在,在政治上是价值观先行,价值观先行就会自动不认可/否认对方的行为,同样的一件事情,自己做的就是多的,对方就是错的。

例如,国防预算,自己做大预算就是维护世界和平,对立的一方做的就是破坏世界和平。家长对孩子的强势教育,家长这边的立场是“为孩子好”,有些明显过火的行为是对的,从旁观者和孩子的角度看,是明显对孩子不尊重,压制孩子的自由和天性;


确认偏差这个心理陷阱给我们三个重要的提示

第一个,无处不在,危害很大;第二,收集信息的过程,一定要中立的态度;第三,信息处理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一定要开放心态,不要预设立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